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七章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第 1/2 页)

    光阴荏苒,转眼禹天来在这孤岛上已经生活了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八脉俱通的禹天来每次修行都是在奇经八脉中同时进行小周天运转,一身修为当真是突飞猛进,这一年的修行足足抵得上前世的十年。

    这一天,禹天来照例攀上岛中最高一座山的山顶演练武功,同时也是观望海上动静,看附近海域是否有海船经过。

    此刻他身上穿的是用野山羊皮缝制的马甲和短裤,已经长可及肩的头发用一根皮条束了垂在脑后,手中则持了一柄白森森的奇形骨质长剑。此剑长约三尺,约有手掌宽窄,两侧遍布参差锯齿,却是用一只锯鳐的长吻加工而成。这一副形象若是落在旁人眼中,已经纯乎是一个土著野人。

    禹天来将这柄锯齿剑使开,演练的是一路名为“子午十二剑”的剑法。当年白眉道人曾点评说他的双臂异于常人,最适合以剑为兵器。禹天来事后也曾反复思量,不得不佩服这位“天下第一人”的见识确是不凡。当他持剑在手时,只觉那长剑便如手臂的延伸一般运用自如,确实比轮那几十斤重的巨型双截棍要舒服多了。

    只是他空有用剑的天赋,手边却缺少可以修习的剑法。当时他正筹谋复仇大事,也只能将此事暂且搁置。到后来他们夫妻两个在海外立国,也曾让人着意搜集剑法。只是他那国家远在海外,手下人虽然办事用心,却也只能找到一些二三流的货色。偶然有些好东西,也都是一鳞半爪的残招,难成体系。到最后唯一能入禹天来之眼的,便是这一路“子午十二剑”。

    这路剑法按地支变化分成十二式,剑式看似朴拙,内中却暗藏许多玄妙变化,放在当时的武林之中,虽然还比不得诸如武当、峨眉、昆仑等门派世代传承、又经历代高人去芜取菁、几可称不破不败的绝顶剑术,却也颇有独到之处。

    正将这一路剑法舞到酣畅之时,禹天来眼角的余光忽地瞥见远方的海面上似乎有一个黑点。他心中一下巨震,急忙停下手中锯齿剑,向着那个方向凝神远望。

    片刻之后,那黑点在他的视野中渐渐放大,到后来已经看得分明,赫然正是一艘中型海船。

    禹天来大喜之余,立即跑到了山顶上他常备的一堆干柴旁边。他在这堆干柴中混杂了不少晒干的野兽粪便,点燃后立刻便会升起浓烟,在大海之上这应是最醒目的求救信号。

    等他取出火种准备引火之时,那艘海船又驶近了一些,可以看到船上的桅杆已经折断,船体也有多处残破,却似是遭了海难一般。而且看这艘船行驶的方向,正是向着这座小岛。

    禹天来心中一动,停下了引火的动作。如果这艘船只是路过,那他无论如何都要发出信号向其求救。然而现在看来它是遭难后要来岛上休整和补充物资,他倒是不必立即现身。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而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条件允许,先在暗中观察了解对方一番才最稳妥。

    想到此处,他将火种收起,重新提了那柄锯齿剑,施展身法快速下山,来到那海船即将泊岸的一面。

    这一年里禹天来已经将这小岛上的一草一木了然于心,很容易便找了一个既隐秘视野又好的位置隐藏起来。

    不多时那艘海船果然在距他不远处靠了岸,随即便有七个人从船上下来。

    看到这七个人时,禹天来不由微微一愣。

    七人当中有一个三十余岁年纪、相貌清癯隽雅的男子是顶上束发做汉人装束,在腰间佩戴了一柄样式奇古、剑鞘斑驳陆离的长剑。另外六个形容古怪、神气精悍的男子却剃了光头、脑后留一条金钱鼠尾做满清打扮,身上或背或挂地各戴了一件奇门兵器,分别是五行轮、药王锄、护手钩、牛角镗、飞虎爪和独脚铜人。而且这七个人虽然都嘴唇干裂、容色枯槁,显得极为饥渴疲惫,但下船时的身法依然矫健轻灵,显然都有一身不弱的武功。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过河卒 武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