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烈火照赤壁,剑光耀大江(第 1/2 页)

    南北大军两路大军相拒与南阳。

    大战一起,袁绍和曹操将北方人马的骑战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数以万计的精锐骑兵或正面冲击,或突袭骚扰,将缺少战马的南方人马打得节节败退。

    刘辩连遭败绩,不得不暂退以避敌锋芒。岂知这一退便是一发不可收拾,荆州在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地尽都失陷,到最后连刘辩作为治所的襄阳都落入敌手,刘辩不得不率军退守江夏,而后在长江以南布置防线,力图借长江天险以及南军水战之利抵御北军。

    只是南军弃守荆襄时被人追得太过紧迫,水军的大量船只都未及带走,如今都成为北军的战利品。北军训练了不少水军,但战船尚未充足,如今有了这一批数量庞大的战船,即使在水上与南军相持,也丝毫没有落入下风。

    两军在江上交战数次,南军又从江东调来大批战船,倒也与北军维持个不胜不败之局,但由于兵力上的劣势,在战场的全局上渐渐呈现出捉襟见肘的局促之势。

    眼见得南军形势不利,荆州、江东乃至益州的世家大族纷纷开始与北军暗通款曲,甚至有原来隐居不愿意为刘辩效力的世家子弟却在此刻出山,投奔到刘协的麾下,其中便有号为“伏龙”“凤雏”的诸葛亮与庞统两大青年才俊。

    诸葛亮与庞统到了刘协麾下后,屡次进献奇谋。诸葛亮先用草船借箭之计从南军处骗得数十万支上等羽箭,又用离间计使刘辩猜疑出身草莽的蒋钦、周泰并诱使二将暗中投效了刘协。庞统则献连环计,教北军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上铺厚木板,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卒得以在船上奔走自如。

    其间诸葛亮与庞统还发生一次争论,诸葛亮以为庞统的连环计虽妙,却易为敌人以火攻所乘。庞统则道此时正值隆冬,江上刮得都是西北风,敌军若用火攻只会烧到自己。诸葛亮虽认同庞统所言,但还是觉得天有不测风云,应该以小心谨慎为重。

    刘协、袁绍与曹操都觉得庞统所言有理,诸葛亮这年轻人则未免谨慎得有些过分。

    便在两军对峙筹谋决战的时刻,江南忽有一明一暗两位使者前来下书。

    那明面上的使者是奉“太玄道”掌教禹天来而来,在书信中邀约已经被刘协尊为上师的竺东来,在三日后的月出东山之时,相会与赤壁之下谈禅论道。

    而那暗中前来的使者却是蒋钦、周泰二将所遣,在密信中道两人将负责押运一批粮草军械,愿意带着这些辎重来投以为觐见之礼,约定的时间恰好也是三日后的夜晚。

    刘协与竺东来、袁绍、曹操一起商议此事。

    竺东来知道禹天来的这封书信其实是代表道门向身为中土佛门领袖的自己挑战,避战便等于服输,只有赴约一途。

    袁绍和曹操都认为己方数十万大军陈列,蒋钦和周泰真心归降最好,纵有诡计也不过是羊入虎口,直接吞掉便是。

    刘协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便先后回复了两位使者,表示一切都依照书信中所言。

    三日后的夜晚,竺东来独自乘了一叶扁舟出发。他怀中抱一尊金灿灿的三尺高独脚铜人,在船中盘膝而坐,也不用人荡桨摇橹,那船便贴着水面疾驰如箭,向着赤壁的方向驶去。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盖世双谐 过河卒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人消失之后 阵问长生 五仙门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剑啸灵霄 志怪书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剑来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九阴九阳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 仙逆 逆仙 遮天 过河卒 武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原来我是道祖 造化娲皇 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