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二章 拯善,诛恶(第 1/2 页)

    数日之后,禹天来和陈近南的船终于抵达陆地。

    陈近南先将禹天来安顿好,而后火速赶去面见大世子郑经。

    等过了半日后,陈近南去而复返,几天来脸上的焦虑之色已经一扫而空。他告诉禹天来自己已经向大世子禀报了对郑泰的怀疑,大世子对此也大为紧张,答应立即派出亲卫统领冯锡范携亲笔密信赴台求见国姓爷。国姓爷若相信了最好,如果他不信,冯锡范便借故留在台岛,秘密监视郑泰的一举一动。大世子在台岛还有些得力人手,应该足以应对变故。

    虽然禹天来点头说了一句“如此最好”,心中却不知为何隐隐地总有些不安,总觉得自己似乎疏忽了什么,却又怎都想不出疏忽的究竟是什么,只能暂时放下不再去想。

    解决这件事后,两人结伴北上,开始谋划筹建地下反清势力的事宜。陈近南做事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在离开台岛之前,便已构思好“天地会”这一组织的框架。又经过禹天来以第一世的现代经营理念与第二世的立国治国经验作为补充,这构思更加严密与完善。如今两人需要做的便是招揽普天下有志反清的仁人志士,将构思好的框架搭建起来并逐渐充实。

    只是要招揽人才却不是一句空话便可以做到,若要使豪杰归心,自身还需有足以使人信服的条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扬名立万。然而如今的禹天来固是籍籍无名,陈近南的名气也远为达到将来人人传诵“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的高度。即使背后有“反清复明”这杆大旗,号召力也极为有限。

    作为曾白手起家创下偌大一份产业的成功商人,禹天来比任何人清楚“广告”的重要性,所以向陈近南建议要尽快做几件大事来打响名号。

    如今郑氏虽退守海外,在内陆却留下不少暗桩,陈近南临来之时,郑成功已经将这些暗桩的指挥调度之权交了给他。在接纳了禹天来的建议后,他立即下令搜集各方信息,最终确定了两个目标。

    其一为解救“明史案”后遭发配的妇孺。

    当时浙江乌程富户庄廷鑨因病眼盲,欲仿效前贤左丘明著写史书,以求留名后世。于是买得明天启朝大学士朱国祯所著明史遗稿,邀请江南一带有志于纂修明史的才子吴炎、潘柽章等十六人加以编撰。

    书成之后,又请曾任南明礼部主事的李令皙作序,罗列当时名士十八人于其上。其时庄廷鑨已死,其父庄允诚为慰儿子亡灵,不吝巨资将此书刻版刊印,发行于世。

    有归安知县吴之荣见此书中仍奉尊明朝年号,又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入京向顾命四大臣之一的鳌拜告发此事。鳌拜为人跋扈残忍,又素来主张以铁腕统治汉人,遂借此案大兴文字狱,将相关人等捕杀殆尽,家属发放宁古塔为奴。

    其二则是刺杀投降满清的南明叛将吴六奇。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志怪书 武圣! 阵问长生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过河卒 玄鉴仙族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