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同历史的大明(第 2/4 页)
庶吉士,虽然是翰林院内没有品级的位置,可却又十分的惹人眼红,这个位置被称之为储相。
这就足以证明这个位置的重要了。
毕竟,想要进翰林院,要么是殿试一甲三名,直接被当今圣上赐予翰林官职,要么就是二甲和三甲的进士们,通过遴选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而弘治十二年这次科考,因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泄题案而没有遴选庶吉士,这对于今科的进士而言,可是天大的祸事。
而此次泄题案,历史上有名的唐寅更是被牵扯了进去,唐寅祖籍南直隶苏州府人氏,这原本没什么。
可偏偏唐寅和曾毅是同乡。
唐寅才高八斗,更是本科应天府乡试第一,也就是所谓的解元。
所以,曾毅的前身自然是借着同乡的身份对唐寅多加攀附的。
虽唐寅为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而曾毅只不过是普通名词的举人,可胜在曾毅年轻,今年不过区区一十八岁而已,不足弱冠之年已经是举人了,且俩人还是同乡。
所以唐寅虽然为人孤傲自视甚高,可对于曾毅的连番刻意奉承,也算是有些回应的。
这对于曾毅的前身而言,自然认为是好事一件,可是对于如今的曾毅而言,可就是一场避之不及的大祸了。
历史上唐寅此次科举案被牵扯进去,最后贬为小吏,之后生活更是艰辛。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对曾毅而言,还有更加头疼的事情。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曾毅自然也是有一腔雄心壮志的。
只是,梦想虽好,可现实总是残酷的。
曾毅虽有雄心壮志,甚至也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可他到底是后世之人,哪会什么策问、八股文之类的东西。
就算是脑海里知道要写什么,可是写出来之后也肯定是不伦不类的,别说是一甲三名了,就是能中三甲最后一名,曾毅都要烧高香了。
而且,以他如今和唐寅的关系,一旦日后泄题案发生,被牵连进去,就连他如今这个举人的身份怕是都保不住了。
“应该也就是这几天。”
曾毅努力回忆着,唐寅之所以被牵扯进去泄题案,其一,是因为他的好友徐经的原因,有传言说是徐经供出了唐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