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红楼贾母18(第 3/4 页)
金陵知府是看宁府面子、还是荣府面子纵容他们,朝臣谁不知道啊。
对自己父子来说,圣人和太子会看在伴读的情谊上,可能是会放过不追究荣国府。
可那与皇家的情谊,也是用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的。
再说了,这情谊也该用在子孙身上,比如让瑚哥儿能承袭侯爵才好,怎么能用在给金陵那些作奸犯科的族人脱罪上呢?!
是啊,情谊该用在瑚哥儿能承袭侯爵上。母亲的这一句就打动了父亲,让父亲敦促敬大哥分宗。
贾赦翻身背对月光,看着眼前月辉笼罩的船舱,一个清晰的念头突兀地出现在脑海——母亲变化很大啊!与自己去西北之前比,判若两人。
提起西北,贾赦就想起自己去西北前、夫妻二人在府里的各种遭遇,愤愤不平的念头,立即就淹没了他所有的理智。
母亲一直偏爱二弟,在他看来爱的就不是地方。练武嫌弃辛苦,就不练了。谁练武不辛苦啊。哼!
每每都是夸赞二弟好读书,可是二十多岁了,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丢人丢到家了。要不是父亲怕上折子立二弟为世子,让朝臣误会圣人要换太子,怕是自己在西北的那几年,早就立了二弟做世子了。
而今呢,贾赦又觉得立了自己为世子,母亲不那么偏爱贾政了。
请立世子的事情,父亲说是母亲督促他上的折子,抓住圣人要向朝臣宣示坚定立嫡长的心思。
这时机抓得真准啊!。
理智又回到贾赦身上
——什么时候母亲对朝政这么敏感了呢?父亲以前不和母亲说这些东西的啊。贾赦想不出来,就权当是母亲她自己明白了罢了。
长幼有序,是母亲自己想明白了吧?只看府里的一切都有了秩序;二弟也知道自己上进了。
要是母亲能早十年明白,二弟和自己一起去边关混三年,起码能混得一个五品的千户回京呢。
船随着水浪摇摆,不知不觉地贾赦就沉入梦想了。邻舱的贾敬却瞪着眼睛,一点儿的睡意也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