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武烈皇后38(第 3/4 页)
庞德公是外出回来才得知诸葛玄一家离开荆州的消息。他叫来儿子庞山民和儿媳诸葛氏仔细询问,才知道儿媳的长兄在吴侯的刺史府谋得了职位。为诸葛玄病重之事,他曾去探望过,知道诸葛玄是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憋闷出来的心病,除了惋惜也不好说什么。
庞家虽是荆州的大族,但与蔡家一直有芥蒂,自己在刘表面前也说不上话。刘表把诸葛玄的次侄女嫁到庞家,笼络之意甚是明显。好在诸葛氏是个聪慧懂事的女郎,与儿子过的挺好。
他问明儿子与蒯祺同样赠送了一辆牛车后,庞德公也就放下了此事不再提起了。
没过多久,刘表荆州要设立学校、学官,广泛寻求精通儒家学说的人。刘表本是“八骏”之一,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也不足为奇。襄阳大儒宋忠先被刘表列入招揽的名单。与宋忠齐名、在荆州襄阳客居躲避战乱的司马徽,也进入了刘备的聘请的名单里。
司马徽,字德操,为人清雅不落俗套,博学多识,不仅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他更有一奇特之处在于他的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庞德公为了与他结识,特意从南郡走到颍川去拜访他,然后俩人成为莫逆之交。
司马徽在襄阳辟馆教授学生,荆州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跟随他治学。后来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
司马徽知道刘表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容不得与自己意见相左者,接到刘表的聘请就立即收拾东西去刘表的官学任教。却是缄口不言教书之外的事情,更别提谈论时势了。
有人记起当初庞德公夸奖司马徽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特殊才能,就在刘表跟前提起。
"庞德公曾说司马德操是奇士,可为人镜,但没有遇上知己,所以没有显示出他的治世奇能。"
刘表立即把司马徽记在心里,并亲自去拜访。回来以后不以为然地对身边的人说:“庞德公大言偏颇,他推崇的司马徽的话都是虚妄不实的。司马徽只是一个书生,他的见识和普通没什么差异。”
刘表甚至有点后悔,把道听途说的话信以为真,将司马徽当作大儒聘请到官学,而今却不好撵他出去了。
荆州学堂的建立,刘表聘请了宋忠等大儒之事,很快就摆到了吴国太的案头。
吴国太叫来孙策对他说道:“咱们东吴就缺少这样的大儒,你看看怎么请些人来,一来可以为你教导出得用的人才,二来也可以为你充充门面。”
孙策笑着回答:“阿娘说的是。儿子现在就是需要大儒来充门面,再才是需要有人帮忙教导人才的时候。”
在孙策的心里则是想阿娘就是有把很正经的事情,说成是玩笑般的轻松。请大儒来江东。哪里是先为教导人才,在阿娘的心里是充门面在先的。
吴国太见孙策理解自己的想法也不禁失笑。
“你倒是知道我的心意。不是看偏了大儒们,他们中的有些人是治学尚可,但是教书育人就差了很多。”吴国太敲敲自己的脑袋,“他们这里的想法是顽固不化的,还抱着非汉室不可的主张。却迷了良心,不去看当今百姓在战乱中与秦末没有差别的苟且偷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