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废太子98(第 2/4 页)
“叫莫九来。”
莫九得了信,赶紧过来,圣人看着他这个内侍监的总管,也没个好脸了。
“莫九,宓九收了个工部主事的干儿子,是怎么回事?”
圣人这样问,显然就是恼了,莫九立即就跪下了,小心翼翼地回答。
“圣人,那工部主事是宓九的同族侄子辈分,尚在五服之内。”
六部的主事比较多,圣人还真的记不全乎,他转头问太子。
“成贤,二榜进士里,有姓宓的?”
太子摇头,“儿臣也不记得有这个姓氏的二榜进士。”
莫九赶紧在一边补充,“圣人,他那侄子读过几年书,捐了个五品的主事。是个虚职。”
圣人就明白了,宓九是把虚职变实职了。正经的二榜进士,尚且要在翰林院学习,在各部历练呢,他个没功名的、捐了个虚职的,居然能去了船坞这么要紧的地方做主事,要说里面没点什么内幕,他赌上自己的这御座。
“莫九,你可知道宓九那侄子如今去船场做主事了?”
莫九摇头,“圣人,老奴不曾关注外朝的政事。”
太子慢悠悠地在一边说:“父皇,皇庄里做水碓的木匠,从船厂帮忙回来,说宓主事在船厂里,是说一不二的呢。也不知道这话的真假。”
圣人气得把茶盏砸了,阴恻恻地说:“传吏部尚书、侍郎,传都查院俭都御史,传工部尚书、侍郎。”
圣人就想看看是谁把没读了几年书的、捐来的五品虚职变实职。
从张太傅的考核通过的文官,不论是六品的翰林,还是五品的学士,这次下去都要做一到三年的县丞,然后才是三年又三年再三年的知县、知府、知州,之后视情况再调回六部。如今有人就这么捐官了,再得了实职,谁以后还循正经途径努力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