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林海96(第 2/4 页)
“李尚书啊,老夫这欠银也不少,想一次全还,砸锅卖铁也不够。我这就回家看看,最少能还了十分一二。”
户部李尚书点头,有点是点了。“多谢老胡仗义帮忙,不如你先回兵部吹吹风。欠款的多是兵部的人。”
胡尚书点头,先离了内阁。唉,欠银啊,自家祖宗怎么就信太/祖的了,借款安置伤残的老兵,自家该得的、修建宅子的赏银,也没拿到现银。要不是当初南征北战的时候,祖宗多得了一点儿,怕是他要露宿街头,也还不上这几十万呢。
胡尚书把朝廷赈灾缺银子,要追讨一部分,或者是十分之一的欠银消息,带回了兵部。
“老夫和你们说啊,这欠银早晚得还,这次还十分一就成,你们各自回去准备,明天日落前把银子送到户部。”
缮国公世子待人走的差不多了,钻进贾赦的公房里。
“恩侯,你说,我该还多少啊?”
“有多少还多少,早还早了。”贾赦低低和牛世子说,“早还在圣人那里还能买个好呢。”
“好,听你的。”
牛世子这二年,因和贾赦、林海合伙的澄酒,把他那酒楼的生意,带的成了京城第一家。尤其在冬日里,他那酒楼的食客还被限量供应澄酒,每天每桌就那么多。要不然的话,他怎么舍得要把庶出妹妹,给贾赦、林海做妾,就是想能够长长久久地合作下去。可惜二人都不敢收他的妹妹。谁敢和太上一样啊!这理由回的他,也让他半点脾气都没有。
胡尚书离开内阁后,余下的几人,比照往年,把赈灾的策略,具体实施方法略改改就定了下来。人选依旧是户部出。
林海想想建议道:“派多几个御史做监察吧,还有刑部的人,也都跟着去几个。”
林海的提议,立即得到通过了。这样好,免得赈灾回来后,御史台又要捕风捉影地弹劾赈灾官员。本来赈灾就是辛苦活,说一点不贪,真没人敢保证的。
吏部段尚书接着说:“吏部会派考功司的人同去。”
这下,内阁阁臣不禁就要为去赈灾的官员捏一把汗了。有御史台的监督,有考功司的同行,这两拨人,最是铁面无私的。还有刑部的随同。真要是敢像以往那样,只有一半银子能用到赈灾实际,怕是最后身家性命都得搭进去。
李尚书干笑几声,招呼工部宋尚书,“不如你们也派几个人,顺便看看明春重建,工部得给多少什么工具。”
“李尚书啊,你啊,你啊。派,工部也派人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