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武烈皇后68(第 2/4 页)
曹仁的女儿与孙匡的婚事,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同意,总觉得给孙匡定曹家的女儿没什么意义。借着曹操与袁绍开战,他把事情往后拖。
豫州刺史孙邵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忠心,都想要把女儿嫁给他的弟弟。在他看来给孙匡定孙邵的女儿比曹仁的女儿要好太多。
还有孙朗比孙匡也没小多少,也该定亲事了。
在吴国太把孙仁定给司马家之后,孙策重点关注了司马防的八个儿子,现哪一个都是同龄中的佼佼者。
他狠狠心把孙翔丢进了军营,想把孙翔培养成能领军的大将。
唉,比起司马家的八个儿子,自己的四个弟弟明显不够看啊。他怀着这样纠结的心理与母亲倾诉自己的不满。
吴国太静静听完孙策的抱怨,笑着安慰他。
“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司马家传承千余年了,孙家起始是孙武后裔,但岂能与商汤相比。”
孙策有点不服气,想想又认同了母亲的话——自家始祖是与成汤没法比。
“阿娘,但是司马家的几个小儿子比叔弼他们强多了。唔,我说的不是学业,而是心性。”
吴国太大笑,“不知道司马建公是不是要他的长子与你相比啊。”
孙策莞尔,这么比是有点儿没道理。
吴国太继续说道:“心性这事儿,应该是先天起了很大的作用,才有一母九子各不相同。你看司马德操是嫡系嫡支传承下来的,他学问、教导学生的能力,是宇内有名的。他那几个儿子都是他亲自教导的,可就是比司马防的八个儿子差的太多。
再看仲谋,经过他教导开窍了许多,比跟着张纮明显进步。但他就是比不上庞统和诸葛亮,可见一个人天资、秉性上的东西是没法改变的。
不然水镜先生先生不是早把自己儿子教导的比庞统、诸葛亮更好么?”
孙策沉吟道:“阿娘,你是要儿子接受仲谋等人的天资、心性,不如司马建公的儿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