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武烈皇后37(第 2/4 页)
“亮愿追随国太、吴侯为黎民争乐土。”
吴国太赶紧让孙权扶起诸葛亮,笑着对他说:“孔明,你如今只比仲谋大了一岁余,虽然你诸子百家读了许多,但是我安排半天学习,半天跟在吴侯身边做书记可好?”
诸葛亮赶紧再度躬身致谢,能在刺史府谋到一个职位、还是吴侯身边的书记太好了。从叔父病倒,自己就想在荆州谋到一个位置担起养家的责任,可是竟然连接替叔父做一个属吏都难。
吴国太让孙权还礼,“既你同意了,仲谋每天早起与伯符练武,你愿意就和他们兄弟一起操练,上午就跟在伯符身边做事,下午你俩个就一起读书吧。讲课的人可能是张纮、张昭,也可能是任何一个某方面能力卓的大人,还望你有闲暇提点提点仲谋。”
他立即认识到吴国太的安排,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对诸葛一家也是最好的。
孙权看了母亲与诸葛亮的一番对答,心里已经折服在他的课业比自己优秀了。赶紧对诸葛亮施礼。
“请孔明兄不吝指教。”
半上午的对答,诸葛亮得了一个全天候的同僚加同窗,然后他与孙权辞别吴夫人,去孙策身边开始做书记官的生涯。
晚上回到家里,诸葛亮把一天的经历讲给叔父、继母、诸葛瑾和诸葛均。诸葛玄虽沉疴日久、旅途又很辛劳,但他先是解开了部分心结,如今见诸葛亮竟然也得到了刺史府里的书记官,虽然没有品秩,但是跟在吴侯身边做事,还愁以后没有前程?而且每日下午还能与吴侯府里的公子们一起读书,这可是吴侯看重子瑜兄弟俩个了。诸葛玄越想越开心,整个人如同枯木逢春般地焕出生机。
“子瑜、孔明,你们得吴侯器重,就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事。”
“喏。”兄弟俩赶紧站起来应道。
诸葛瑾待诸葛亮把他一天的正事说完后,才说起对诸葛均的安排。
“张子布今儿问起阿均的课业进度,然后说吴侯府里的小公子们甚多,刺史府的属官有年龄相仿的子侄儿郎,都跟着他们在一起读书。每天辰时开始读书,辰正刺史府备早膳,午正也有饭食,嘱我明日将阿均带过去。”
小谭氏的眼里冒出了泪花,她擦去眼角泄露心事的泪水,却止不住地哽咽起来。就半个月的时间,家里从快要绝望的绝地,一下子落到蜜罐里了。
“子瑜,幸好你来了东吴。”小谭氏自内心地赞扬诸葛瑾。虽然这继长子不如孔明和阿均与自己亲,可他从来待自己也恭敬守礼没有怠慢。
“大兄,幸好你得了吴侯的器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