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绝妙好诗(第 2/3 页)
情知这大老粗不读廷寄,王士骐笑道:“前些日湘西白莲教妖匪与九溪洞蛮叛乱,金道侣一时猖獗,荆湘骚动,朝野咸为震恐。嗣后朝廷调集大军平叛,邓子龙将军飞檄进剿,我大明天兵一到,叛匪顷刻间化为齑粉。
如此赫赫武功,实乃我太祖高皇帝鹰扬奋武北逐蒙元之余烈庇佑,咱们忝为大明子民,正该到此太祖皇帝兴武之地追古思今,为大明江山永固作贺!”
王士骐不愧为应天府尹王世贞的儿子,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众公子小姐纷纷举杯,祝愿大明武运昌隆、国势日盛,白莲叛匪跳梁小丑,早日冰消瓦解。
“分韵作诗之前,咱们照例找位有名的诗翁先来一首,替大家发发诗情,”王士骐目光在人群中略一停留,最后落到了刘戡之身上:“刘兄乃荆湘第一才子,这次官军大胜也在荆湘,便由刘兄吟一首吧!”
刘戡之刚才丢脸丢大发了,王士骐找机会让他显摆显摆,好全他的面子。
果然刘戡之抖擞精神,望着燕子矶下滚滚长江东去,鱼跃江心、白鹭翩飞的秋景,不假思索的吟道:“作计留秋秋欲去,山行历尽复临川。欲乘幽兴寻幽地,共御冷然适洒然。灵杖曳随居士蹻,锦帆高揭孝廉船。岚纷浪浑游鱼呷,沙冷洼恬浴鹭眠……”
此人文采极好,一首吟罢众人齐声叫好,王士骐抚掌大笑:“好,好一句‘欲乘幽兴寻幽地,共御冷然适洒然’,真乃我国朝才子风范!哪位高贤也应一首?”
众人虽有诗才,不能像刘戡之这样随口而出,自忖没那本事就不敢卖弄,一时无人应答。
刘戡之忽然冷笑,扭头问着秦林:“秦兄方才说诗词本是小道,那么想必秦兄一定是大方家了,便请秦兄也来一首,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林身上,张紫萱对他“芳心暗许”,相府两位公子也坐在他身边,都寻思莫非他是位才高八斗的高士?
“我不会作诗,”秦林老老实实的回答。
越是这么说,众人越不相信,只道是他自谦。
刘戡之眼睛眯了起来,冷笑连连。
王士骐赶紧打圆场,他听张紫萱说秦林与张居正政见相合,想来这人绝不仅仅是个锦衣百户这么简单,既然国计大政都懂,诗词小道就算稍差一点,总是不会太离谱的,于是他就说:“秦兄也不必讲什么虚礼了,但以燕子矶周围的景物随便作一首就行了,咱们诗会本是要洒脱不羁才好嘛。”
秦林看看周围,正好不远处的江边有座宝塔,“盛情难却,我就以宝塔做题目吧。”
轻咳了两声,秦林吟道:“一座宝塔平地出。”
众人眼睛一亮,这起句虽然不怎么文雅,但气势很大,正是武人的口气,倒也暗暗应着庆贺武运昌隆的正题。
秦林吸了口气,又道:“上面小来下面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