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添油战术及大头针防御阵型(第 4/4 页)
休整的小队,是在铁门桥的另一头待命的,这个待命的小队,就相当于是大头针的针尖。
而与鬼子战斗的小队,就变成了大头针的针尾。
关于针尾的布置。
狗娃子是这样安排的。
二十五个战士。
被他分成五个战斗小组。
其中一二三组,是在正面,依靠沙袋建成的防御阵地,抵御鬼子的进攻。这三个小组的战士手中,除了步枪外,还装备了一挺马克沁重型机枪。
剩余的两个战斗小组,布置在了距离防御阵地差不多有五六米远的侧面防御阵地上,侧面防御阵地,明显要高正面防御阵地一米,他们手中,同样装备了机枪,只不过不是马克沁重型机枪,而是捷克式轻机枪。此外,侧面防御阵地里面的战士手中,还有大量的手榴弹。
这样。
鬼子进攻铁门桥的时候,除了需要面对正面强大的火力攻击外,还的接受侧面阵地居高临下的弹雨洗礼。
这就是后世无数军事专家,极为推崇的大头针防御阵地。
现在。
狗娃子在事关整个上海战局的铁门桥防守争夺战中,将后世经典的两个战例给结合在了一起。
等鬼子进攻铁门桥的时候。
便会发现。
经过狗娃子布置的铁门桥,已经变成了一个令鬼子无法下口的超级堡垒,想必会有很多鬼子惨死在铁门桥争夺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