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逃跑?还是冲锋?(第 2/4 页)
不少抗击鬼子的部队,其麾下士兵只有三分之二可以拥有枪支,就是这三分之二士兵所拥有的枪支,大部分都是汉阳造或者老套筒,有的甚至连膛线都磨平了。
其实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有些部队只有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不到的士兵才能拥有枪支,剩余的全都是大刀长矛。
冷兵器与热兵器对决,自然是热兵器胜出了,这也是抗战初期,国军频频失利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中日双方士兵开战不一会儿,中国士兵便要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挥舞着大刀长矛与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激战了。
如此时。
刚刚清点完弹药的周天明他们,一旦与鬼子相遇,恐怕战斗不了一会儿的时间,他们便将弹药告罄,随之而来的则是两个残酷的选择。
一、逃跑。
逃跑两个字或许不好听,但要是改成转移或者战略性大转移,便好听多了。
两者虽然名字有些不同,但内容却都一样,都是丢弃阵地进行不得已的转移。
二、冲锋。
冲锋包含了两个含义,胜利的冲锋或者壮烈的冲锋。
胜利冲锋,指的是在获得胜利的前提下,为了扩大战果,而进行的冲锋,此类冲锋一般可以取得很好的战果。
相对于胜利冲锋而言。
壮烈冲锋则显得有些悲壮了。
所谓的壮烈冲锋,指的是为了胜利,明知道自己会死,但却毅然决然的朝着敌人起冲锋。
换言之。
壮烈冲锋是带点不得已的味道的。
最明显的莫过于抗战时期,面对鬼子坦克,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国军士兵,只得组成一队队敢死队员,依靠身上的棉被,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后面身上绑着无数枚手榴弹的人----(弹)士兵开路,这样的冲锋通常都是有去无回的!
可就是纵然这样有去无回。
无数敢死队员还是前仆后继的朝着鬼子冲去,在冲到鬼子坦克底下或者鬼子士兵中间的时候,极其英勇壮烈的拉响了绑在自己身上的无数枚手榴弹,与鬼子或者鬼子坦克同归于尽了!
这一刻。
他们早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在他们的心里,唯有国恨,对入侵小鬼子的国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