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漫山(第 3/4 页)
老头一共有两个活着的兄弟,但那两个兄弟都与老头处的不好,一见面就跟水滴进了油锅里一般,瞬间蹦起来。
而老头自己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有两个没养的活,只剩下了一个早早的嫁了。
剩下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也就是长离的父亲老老实实的跟着他在家务农,小儿子到部队里当兵去了。
至于长离的父亲,他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长离排行倒数第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虽说这么多的孩子,长大了都是壮劳力,能够给家里创收,但光是养大他们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所以孩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对于给自己添麻烦的小四小五,这对夫妻的感观就复杂了。
小五是他们最小的孩子,现在还在吃奶,要对他冷一点都做不到,可小四,从小就阴沉沉的,不喜欢说话不说,还不会讨父母的欢心,又给家里添了这么大的负担,所以,家里人都不太喜欢他。
粮食啊,这个时代的农民的命根子,如果少了一张口,家里能够多出多少的粮食,大人能不能再吃一成饱?
所以,眼见这个平时就不太关心的小儿子此时苍白着一张脸的模样,这群大人们也不太在意,随意的摆了摆手,打发他走了。
长离也不以为意,步履比走回时要稍微快了一分,他走到那间属于他们四个兄弟姊妹的房间中,随意的在墙角找了个位置,缓缓的调节起呼吸的频率来。
给他留下的半个红薯他没有吃,他奶奶就顺手的将它收了起来。不吃就不吃,就当省了点粮。
虽然说孙子贵重,但大孙小孙子都有了,这夹在中间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周家甚至打过将他‘匀’出去的主意。可为了不被其他的乡亲着脊梁骨骂,他们就没这么做。
不过,他们看这个不爱说话的,遇到苛待也只是睁着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你的孩子,就更为的不喜了,这种不喜,几乎要与那两个丫头片子相同。
如果将这孩子‘匀’了出去,省了一份可怜不说,还能让别人帮自己养孩子,等到了孩子养大了,能干事的时候,又能够确‘认亲’。稳赚不赔的买卖,可惜……
虽然并不知道这家人曾经打过的主意,但长离还是清楚了自己的处境。
他心静不乱,神经亦没有什么变化,呼吸间的频率甚至更缓慢了。
除了那个由父母带着的小五,其余的三个兄妹也陆续的回房,二十多平米的房子住着四个小孩,只能说还算宽敞,当然是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计算。
四间屋子,老头老太太一屋,周父周母一屋,四个兄妹一屋,还有一间屋子留给那个去当兵的叔叔。
兄弟姐妹们也知晓长离不爱说话的性情,看他躺在一旁不说话也没有在意,心里思及今天发生的事,就更不当回事了,摔了有些不舒服是常有的事,休息休息就好了。至于说要出什么大事——送诊所看看还行,送医院?不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