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 2/3 页)

    “主公那我们在绵州城下岂不是给王建打了无用功?”岑天时一听马上坐不住了。

    “立即传令给小四还有薛洋,让他们马上派人和胡敬璋接洽,就说我们愿意资助其粮草武器,让开道路让他们去川南。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泸州以北他们不得沾手,否则天策军不介意打完他们再去收拾王建。”李玄清眉头一展断然下令,“让拓跋思谏不要在太原府耽搁了,马上启程去西川,将西川的民政全部抓到手里,让薛洋和钱宁汇合之后继续往南,以泸州为界,然后往东攻击王建,让陈宇拿下山南西道之后也不要停留和薛洋合力围攻东川。马上调集亲卫营往西支援陈宇,鄂州地区留下一个老兵营带着一个荆南整编营防守。”

    伴随着李玄清的命令,整个长安大本营开始对南线战略进行最终调整的时候,身处成都府的胡小四在同样接到东川暗卫的汇报之后也做出了如出一辙的反应,在没有大本营的指示的情况下和胡敬璋接上了头,同时派人秘密入城和薛洋取得了联系,双方在他的斡旋下在绵州城外停战。

    得到确切消息之后胡小四从成都赶到绵州城,和薛洋紧急商议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薛洋之后两人出城和胡敬璋会面。南线在昌州被攻击之后胡小四也顾不得和胡敬璋等人啰嗦,直接开门见山说出了胡敬璋的打算,“胡大帅是不是打算引兵前往川南?”

    这句话一说出口顿时让胡敬璋和前来谈判的温韬的两人大惊,自己的打算被对方一口道破,这场谈判还怎么谈?不过温韬相对于胡敬璋而言口才却好多了,接过话茬笑道:“胡将军此言不假,我们原本是打算以川南为基地,北上夺回我家主公的,只是大战至今尚未有我家主公的下落,不知贵军是不是已经扣押我家主公?如果有,希望贵军能够看在长安曾经相识的份上放其归来,我军愿奉贵军为主如何?岁岁朝贡,永不断绝。”

    胡小四微微一笑,伸手拉了拉身边要打断他睁着眼睛说假话的薛洋继续道:“贵主上已经前往长安了,估计是无法返回川中。不过今天我等前来也有个想法想和贵军探讨一番。”

    “哦,将军有何想法?”温韬也知道对方此时想找自己必然有自己的打算,但是能够谈判总比将手中的家底在战场消耗完要好。

    “绵州前线我军会放开道路放你们过去,并且保证不会在后续继续派兵追击你们。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你们提供部分粮草后勤。”胡小四拍了拍手道:“我们两家以泸州为界,四川之地我们需要收回,不会允许你们占据,但是其他我天策军势力未及者你们可以自行选择。”

    胡小四的提议显然出乎胡敬璋和温韬二人的意料,所以一时之间都在思考这件事,相对于胡敬璋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温韬的想法就跑到这个想法之外了,只听得他忽然问道:“敢问两位,是否是王建已经对川南下手了?所以贵军才会急于和我们讲和?”

    “温将军正式聪慧过人啊。但是只猜对了一半。”薛洋见到胡小四盯着胡敬璋,接过话茬冷笑道:“王建是已经攻打川南了,但是和贵军讲和却不是因为这个。我军自来以天下为己任,岂是一个小小的王建能够比拟的了的。之所以放你们一马就是不想浪费时间让百姓受苦。将军不会真以为以我天策军的实力收拾不了你们两家?”

    薛洋的一句话冷了场,不过倒是让胡敬璋从自己的思绪中反应过来,和温韬对视一眼,点点头道:“天策军兵多将广,我等素来知晓。胡将军的提议我们也可以接受,但是我等也有一个条件,请贵军务必能够谅解。”

    薛洋心头一动,猜到了对方的想法道:“我可以做主将历次俘虏贵军的人员两万余人并武器全部放还,并且按照胡将军的提议资助贵军部分粮草。贵军南下之日我军会派人护送至泸州一线,并承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协助贵军作战,驱逐王建军对你们的干扰。还有就是贵军中高级将领的家眷如果愿意离开的,等到你们安定下来可以自行前往成都府接走,我军保证不会阻拦。”

    “既然如此,你我两军今日在城外交接,明日一早我军会启程往南。”胡敬璋也不多言,站起身来道:“希望贵军的粮草人员能够尽早到位,我也不瞒二位,我军粮草已经严重不足了。”

    “一个时辰之内,我军会输送十万石粮草出城,这样的诚意可以吧?”胡小四也站起身来笑道:“预祝咱们合作愉快。”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