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国会议(第 1/2 页)

    天启年由于是从891年十月份开始的,所以在除夕夜过完之后就进入天启二年了。实际上这才是大唐帝国新的开始。不过李玄清在忙完新年的年会之后就接到了玄影卫江南分部来的紧急情报,南平王钟传那边已经在筹划归顺一事了。

    “钟传可是前朝御封的南平王啊。手下实力不弱,而且钟传其人在江州一代治理百姓也是很有心思,原本江州、洪州一代位处山地,多贫瘠,但是他入主之后励精图治,鼓励农桑倒是做出了一番不错的成绩了,而且他在江西对于文教很重视。”岑天时点点头道:“早些年我和宇文礼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如果他是有心想投靠的话我倒是觉得可信度很高。”

    “李继鹏传讯的时候还让信使带来一句口信,他本人已经亲自前往江州了,打算亲自去查探虚实,为军队渡江前导。”胡小四复述完信使的话之后继续道:“咱们马上召开联席会议不妨让天翔他们修改一下目标,先考虑钟传。”

    “也好,玄影卫继续查探钟传的消息吧,告诉李继鹏必要的时候可以自主行事,避免消息走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李玄清点点头道:“你马上将情报送到天策府,让天翔紧急进行兵棋推演。”

    “钟传其人我不太了解,总参那边之前的攻击方向也不在江州附近,而是集中精力拿下金陵,所以骤然改变作战目标难度太大,而且海军处目前的兵力也难以保证同时进行两次渡江作战。”胡小四走后,李玄清对于钟传的投诚不太看好,而且就算是投诚,也不能改变战略目标。

    “皇上,我看不如交给天翔他们自行考虑,钟传能够投诚最好,不能的话也不能够轻易改变目标。毕竟江州附近钟传还有一支很不错的水师队伍,如果海军处不能够分兵那就不要节外生枝。”岑天时摇头道。

    “说的也是。这件事就让玄影卫自己去策动吧。”李玄清换了个话题道:“如今天下近半都在咱们手上,先生的内阁新年的主要工作计划都拟定好了没?”

    “皇上放心,内阁现在可是做足了计划,不会耽误皇上统一天下的步伐的。”岑天时笑道。

    李玄清点点头,等到岑天时走后,他也在考虑这么庞大地域的经济展的问题。北方人口经过历次战乱之后人口和经济基础已经没有南方好了,事实上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的经济中心难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扬州和益州为代表的长江沿岸城市崛起成为引领大唐经济展的潮流。而扬州等地在之前的战争中变成了一片废墟,反而是四川的成都等地因为偏居一隅而保存下来。

    随着李玄清思绪的打开,眼前硕大的地图上李玄清的笔也开始勾画出帝国展新的思路,为此他设计出了几个经济中心,并以此辐射周边地区。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玄清在地图上勾勒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大哥哥这个思路不错啊。”在李玄清沉迷于自己的思路之中的时候巧兮走了进来,见到李玄清在地图上不断的圈圈画画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这和后世的手法很像啊。”

    “看出来了?”李玄清放下笔笑道:“我这设计的和后世还是差不多的。你看以长安为大本营经略大西北,成为西北经济展的中心;以洛阳或者汴州为中原经济展中心,依靠中原地区的产矿资源和区域位置我想很快就能够展起来,剩下的北方经济中心就以天津为中心,以海路运输为依托,我想展出后世的环渤海经济圈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这三点咱们已经拿下了,可以说只要措施得当很快就能够展起来。其中长安这边已经开始了,洛阳和汴州我猜内阁那边也会有计划的,依靠运河勾连南北,工商业展都会很快的。北线天津咱们布置的也不错,只是这南线,大哥哥你圈的地点是不是不对啊?扬州已经废弃再展起来难度很大,可以不作为优先展目标,但是圈占金陵是不是和后世经验不一样啊?要不咱们直接展上海吧?这时候长江口还是一片荒地呢,要堆砌出一个城市难度也不大吧?”巧兮对于李玄清勾连出来的东南经济圈有点不大赞同。

    “巧兮,你想错了,后世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是因为上海有基础。但是时过境迁,咱们现在是金陵有基础。那么自然要以金陵为中心城市。”李玄清摇头笑道:“而且你放心,等到时间到了上海也会和后世一样拔地而起的,因为他的位置太好了,只要海运能够展起来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既然这样的话,要不回头我让造船厂提前去占个位置圈块地去建造造船厂吧。”巧兮微微一笑道:“而且咱们现在就一座造船厂其实也没办法推广造船业,渤海湾的造船厂限制性太多,还是南方建造造船厂条件好。”

    对于巧兮的想法李玄清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东南确定了之后就剩下西南和南方两个经济圈了。西南没有任何疑义就是成都了,现在的成都要轮经济基础连长安都比不上,而且在王建成为四川布政使之后也在大力按照新式办法展经济,成都的地域中心位置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南方经济圈就放到了广州或者福州了,不过这两个地方恐怕要等打下来之后才能够确定了。而且事实上因为黄巢当年在广州的暴行,李玄清现在都不确定广州这些年到底恢复了几分元气。

    确定好位置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玄清和巧兮除了出去参加一些慰问活动和劳军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完善这个计划,在巧兮参与进来之后两人规划出来的细节也更加详细,包括各个城市圈的基础职能和支柱产业都开始仔细的描述出来,比如中原地区的城市圈就是依靠大型重工行业为主,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矿产资源,带动周边其他资源城市形成合力,产成品则依托即将规划出来的铁路网和运河输送出去。在李玄清和巧兮的设想里,这里将真正变成帝国的心脏,成为帝国崛起提供最大的动力。而围绕中原经济圈的四个经济圈则基本上都是吸收周边的资源精华,偏重一个方面。比如长安和天津为的北方经济圈就需要兼顾西北和北方草原的需求,而且还需要满足军方需要,很多军工企业也开始布置在他们周边。而且长安还是政治中心,不仅仅是政治需要,甚至还需要兼顾环境治理的标本作用。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