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运河(四)(第 1/2 页)

    公元89o年五月初,北线一把五十多艘大小船只从蓟州和天津等地出,在三艘最新动力巡逻船的护航下从沧州河关穿行而过,开往宣武军辖区之内,目标直指汴州和洛阳。

    此时的洛阳在张全义的苦心经营之下已经有了一丝东都的气息,早先被黄巢起义军毁坏的痕迹也在一点一点被覆盖,在昭宗皇帝巡幸东都之后,由于大量人员的进驻和朱全忠的大力投入,不仅城池宫殿被修葺,民间市场也日渐繁荣,虽无昔日的芳华盛景,但是在唐末的中原地带已经算是生机勃勃了。

    而此时天策军玄影卫组织的船队是第一次通航,所以在沿途布置了大量的暗卫,甚至赵四直接让人持胡小四的手令找到苏小虎,借调了一直飞鹰旅分队随行护卫,以防万一。而伴随着船队穿过河关进入中原,远在大本营长安和天津指挥部的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船队是否能够抵达第一站——汴州。

    陪同李玄清在大本营守候的岑天时也深切感受到这个新兴阶层对于天策府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李玄清面对资金短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加税加赋,而是不惜动用天策府核心战力帮助工商界打开贸易壁垒,从而以这条运河贸易路线为疏导,带动境内所有产业加展。

    其实这次大范围的资金短缺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金本位的提前确立没有考虑道一个最现实的因素:西北地区的经济基础太差,本身滞留的金银数量太少,丝绸之路断绝百年,以往西州之地的金银硬通货无法输入华夏大地,而本身中国自古就缺金银。这也是宋代以前基本通行铜钱的原因,有时候甚至以绢帛为硬通货进行交易。而正是因为金银数量少,而与之挂钩能够行的唐币也就少,从而无法支撑工商业展过程中对于货币越来越强盛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行的度跟不上经济展的度,从而人为的引起通货紧缩。这种现象在工商厅执行工商扶持政策以后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工商扶持政策本身就存在大量消耗,部分奖金形势的资金调拨是无法回收的。而作为金融调节杠杆的钱庄此刻甚至还没有完全布点工作,部分新区的沉淀资金也无法进入金融体系流通。这种情况在李玄清回到长安之后专门召集了金融工作会议,会后长安本部的钱庄管理部派人分别赶赴并州和幽州两地,限期要求组建各州级别的钱庄分支,在年底之前将钱庄分部开设到每一个县城。

    而面对这种显示的环境,李玄清在不想破坏金本位的金融制度之后,能够想到的也就是打劫境外的财富对于自己的金融体系进行补充。而位于中原之地最近又大横财的朱全忠成了选。在占领徐州之后,朱全忠集团的实力瞬间上涨了一大圈,金银财货、粮草人口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原本困扰中原的人力因素也因为徐州的易主得到环节,大量的战俘被押送回汴州之后谢瞳甚至有余力进行运河整修工作。而这些都成了李玄清打劫的借口和理由,所以在胡小四提议组建运河走私贸易路线的时候李玄清才会让手下的五大豪商集体出动,倾销工业品,将这波财富转移到北方,化为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这一波除了聚宝阁主持的奢侈品拍卖之外,东线运来的却都是生产生活用品,除了玄影卫保密名单中的少数部分品种之外,几乎北方所有的工业制成品都被装上了船只,从各色新式的食品到纺织品、成衣,从最新印刷的书籍到其他精美的印刷品,从铁质生活用品到各色药材、成药等等这些零零总总一百四十余类,甚至工业集团都跑过来凑热闹,将最新制成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都搬上了货船,这两者原本在天策府辖区就卖的基本断货,耶律家族和徐家在关中和丰州等地的纺织厂听闻这两种神器,甚至连夜扩建厂房,等着工业集团的新厂出货。结果巧兮直接搬了几台准备去汴州等地试试水。除了工业集团,五大豪商还将手中的水泥成品也输送了不少卖到了东都,甚至暗地里派人和谢瞳做起了生意,直接言明这是从北方走私过来的水泥。

    可以说李玄清准备提前用工业品尝试击穿小农经济的保护层,趁着天下大乱,农业经济被打击的支离破碎之际提前出击。这也是李玄清总结后世西方工业资本为什么快突破封建经济的束缚的一条原因所在,乱世之中的农业经济因为人为的破坏其对于其他经济的束缚降到最低。

    本来岑天时对于出手水泥还有点不安,但是一旁的巧兮笑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们已经研制出了第二代水泥,第一代其实已经淘汰了,现在卖的其实都是我们之前的库存,否则咱们自己的水泥都不够用,哪还有余量去卖给朱全忠呢。”

    “先生放心吧,玄影卫对于进入中原的货物已经检查过了,不会有问题的。”李玄清知道岑天时的心思,笑道。

    几人说说笑笑的时候,船队也穿过沧州地界,开始进入宣武军境内,在玄影卫的全程护送至下来到汴州附近的几个小型码头分别卸货。由于宣武军前期对于运河并不重视,沿线的码头设施陈旧落后,有些甚至根本就不能用,这也导致其境内水运不达。从德州到洛阳,再从洛阳到徐州,这个喇叭状的运河体系在境内居然挥不了任何作用。

    赵四安排的船队并没有将所有的货物全部集中在汴州附近下船,而是部分在汴州,部分直接西进至洛阳附近,这两地消耗了船队一般的货运量,剩余的穿过洛阳之后折向往东开始继续南行。

    而这一切在玄影卫的运作下居然全程没有人阻拦,除了宣武军没有水军之外,和朱友书的帮助是脱不开的。此时的彪子俨然成了朱友书的座上宾,当彪子将自己的通关文书拿出来的时候朱友书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之后笑道:“先生之前所言让本公子茅塞顿开,以后还请先生多多提携。区区通商之事不在话下。”

    彪子暗暗一笑道:“公子莫要担心,只需按照在下的计策行事必然能够快稳住局势,让王爷对于公子有更多的关注。至于另外两位公子的东向,如果公子需要,在下也愿意效劳助公子一臂之力。”

    “哈哈,请先生放心,本公子必然按先生之意行事。”朱友书此时根本就顾忌不了那么多,在聚宝阁里面自己的父亲的反应让他深深的感到眼前这位有点玩世不恭的青年人有多大能量,而且智谋通天居然能够猜出父亲的心思。那一晚自己的父亲对于那位二嫂的眼神有多暧昧自己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而朱友文居然当做没看到让他闻出了别样的味道。在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朱友书果断想起了之前和自己提起这件事的彪子。而原本对于彪子还有猜忌之心的朱友书在见到他拿出来的通关文书之后却放下了心思,只要不是朱友珪和朱友文的人,那就是自己的盟友,所以也不看彪子的货物是什么直接签字。

    “先生为今之计该如何?”朱友书将这一切在心头盘算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

    “公子难道不觉得这是后宫争宠的节奏吗?王爷现在就是中原之主,公子应该让夫人多多觐见,在下有一宝贝可以助公子成事。”彪子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瓶,笑道:“这是西域传过来的迷迭香,具有一种深入人心的魅惑作用,而且最妙的是这是一种配对香,公子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看着彪子的两只手来回比划了一下,朱友书反应过来了,一脸调笑道:“先生居然还有这种奇物,为何不早点拿出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