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 1/2 页)

    为期一整天的天策军整编授衔会议在长安新军部大楼结束,参与会议的天策军三十个营一级将领均被授予少将军衔,兼任军团总制的官升一级,为中将军衔。全军只设置了两个上将,那就是张天虎和马老三。至于李玄清自己,却并没有给自己授衔。不过众人对此也没什么意见,这在以后却成了惯例,每一任领导人都会去掉身上已有的军衔,出席军队会议的时候身穿的也是一袭黑色无军衔的军常服。

    不过让大家很奇怪的是一直在讲武堂安心任高级指挥系主任的韩逊居然也被授了少将军衔,还有就是塔希居然也被授了少将军衔,而且总参还额外给了他一个骑兵营的名额,让他在一年内组建完毕,回到自己以前的部落驻地。这是天策军内唯一一支不通过新兵处逐渐的军队。

    而除了野战部队,总参因为是全军日常的最高机会机构,总参谋长徐天翔被授予中将军衔,并且总参的其他几位参谋也一一授衔,下属的新兵处张成、政训处王永年、军法队何其开也授予了少将军衔,作战处处长也被杨天成兼任,由于后者兼任军团总制,所以就没有计算在内。

    后勤部左天成授少将军衔,下属军需处处长陶勇准将军衔,装备处处长秦耀和建设兵团统领杨易也都被授了准将军衔。由于医护局正在筹建,所以暂时没有出现在授衔名单之中,但是也预留了位置。

    特战部三大部门首脑全部被授少将军衔,由于是特殊部队,所以他们的整编总参并没有公布,延续以前特事特办的原则进行。

    各主要将领的授衔宣布完毕之后,其他各级的授衔名单会发放到各军团总制以及各部门首脑手中。总体的原则就是,营一级的副职以及参谋长授准将军衔,营下属的都指挥使和上一级的副职军衔相等,职务有上下级关系。都一级为校尉军衔,卫一级为都尉军衔,旅一级为副尉军衔,而副尉以下的设为士官,分一二三级。士兵也开始分等级,从最低等的列兵到正兵再到上等兵。这样就构成了从普通士兵到最高层将领一整套完整的体制。而且天策军以后的津贴也会按照这些等级进行分级区别发放,以促进各级士兵和将领的上进心。并且特别规定,义务兵入伍三年内如果没有升任一级士官,到期之后自动退役。达到士官标准的可以享受职业兵每月固定薪水的待遇。

    在授衔完毕之后,后勤部开始发布最新军服的样式,这种借鉴了后世军服样式的形式军常服让在场的所有人开了眼,不同于这个时代衣服的繁琐,简简单单的对襟纽扣配上各式口袋和挂扣的上衣加上简约的裤子,成了天策军最新的制式服装,而且对于天策军的盔甲、兵器的尺寸、重量大小等等后勤部都开始制定统一的样式,展示出来让这些将领了解。

    按照后勤部的计划,全军将用一年的时间将除了飞鹰旅和玄影卫之外的所有军队的军服、盔甲、兵器等等全部置换,达到全军装备高度统一的目的,以节约后勤军工成本。淘汰下来的兵器全部回炉,虽然一次性开支比较大,但是长此以往对于后勤节约成本,大规模制造有着极大的作用。

    随着这些措施的颁布,也让在场的所有人认识到,天策军这一年的修整实际上就是在协调内部,整顿战力,完成整个内部的编组,激发出最大的战力。估计来年的战争会很大,三十多万人的常备军这是要一统天下的节奏。想到这里所有人的眼中都闪耀着热切的光芒。

    而且在随后的后勤部颁布的后勤人员调整计划书中,对于后勤部军需处的调整也让大家看到不同以往的辎重补给方式的开启。往常那种直接输送粮食到前线也改成了因地制宜的变幻物品,最大可能的采购半成品比如说各色罐头来替代牛羊肉制品;沿各直道设置补给兵站的方式缩短供给距离等等。这样后勤部军需处的人员也从之前的近十万人一举减少到了不到三万人,并且按照李玄清的指示开始成立专门的运输公司,由后勤部主导,寻找合适的商人参股,这种新式的连名字都是李玄清专门取的机构开始在随后的几年内伴随天策军走过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

    后勤部的所有计划全部公布之后,也让岑天时认识到李玄清的军部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减少非战斗人员的数量换取野战部队的数量提升,这对于建立一支高效快速的后勤部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此项计划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对于后勤部退役人员民政部也会酌情安排,保证军队退役人员的生活保障。

    接下来李玄清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就是军队不得干涉地方政务的原则,对于现在存在的每年地方政务需要军队配合的也让总参下达指令作为一种常态工作,地方如果需要驻军配合需要提前向各民政部申请,由民政部和总参协商之后由李玄清签发命令执行,紧急情况下驻军可以参与特殊事务,但是绝对禁止军队把持地方政务,并且为特殊情况规定了期限,到了期限之后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

    其次就是全军各级将领必须分批次进入讲武堂也就是马上更名为军事学院学习,学习计划和期限由总参制定并公布,而那些立功之后提拔的新进人员更是强制性必须经过学习合格之后才能到岗上任。将这一条作为军队工作的常态进行下去。这样现有的将领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新进的人员也能通过军事学院的考核。而且张天虎在此也代表军事学院宣布每年会按照计划从各部队招收特定名额的基层士兵或者士官进入军事学院深造,剩余部分直接招收社会上的青年子弟,为军队提供新鲜的血液,促进军队的发展。

    至此天策军所有的制度体系全部确立,以后的工作就是在此框架内进行修修补补的工作了。对于这个时代对于武将封爵的做法,李玄清果断舍弃了,封爵容易造成这些有功将领的后代失去上进心,而且在社会日益发展,教育条件日益普及的年代,这些人的后代本来就比普通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晋升机会,如果再封爵那么就失去了公平性。而且封爵本身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弊病,在工商业日益发展壮大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分配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墨守成规只能穿新鞋走历史的老路,李玄清宁愿自己摸索淌出一条新路出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