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 1/2 页)

    长安城的这场盛大的婚礼热热闹闹的办完了,大唐帝国也逐渐从节日的气氛中走上正轨,各部门6续上班开始了新的工作。去年一年的征战和展让军政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天启二年正月十六,帝国会议如期举行,按照形成的惯例,帝国各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长安,集中在长庆殿,集中在正在召开的帝国会议。

    “皇上,内阁今年准备集中开皇上之前划定的几大重点经济中心,以经济中心的辐射力来带动周边区域展,交通部拟定花五年的时间重点疏通几大经济中心的水6交通,建设三条以上的省际铁路线,将太原为中心的铁路终点站延伸到丰州,使丰州乃至草原的物资能够快南下融入帝国展的大潮之中。”会议刚开始岑天时就开口兴致勃勃的笑道:“这可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了。”

    “好了,咱们会议开始吧,今年可是承前启后的一年,今年的事情办好了那么我们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如果办不好,帝国刚刚统一的大势就会被耽误,各地百姓的休养生息也会被耽误。”李玄清摆摆手道:“你们三家一家一家开始吧。岑先生既然已经开口了,咱们就让他继续往下说吧。”

    内阁今年的计划应该来说还是排得很满的,岑天时将总体布局介绍完毕之后,各部的部长也开始站起来言,按照岑天时说的补充各部的具体计划。民政部主导的户籍问题涉及到了民族融合的大事情,作为天启二年最大的一件事得到了军政法三家的一致支持,内阁副相拓跋思谏和杨秋合作拟定的计划甚至决定在天启二年完成民族融合的这个问题,提出帝国境内从今年起取消各少数部族的大部分特殊习惯,只保留少数特别的标志,其他的全部融合进入主流,并且要求普及唐言,以后军政各方在工作日程上必须使用唐言进行交流,教育部下属的各教育单位也必须按照唐言进行教学。

    老师说拓跋思谏的想法已经和后世很接近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激进,他本身就是党项人,所以他和杨秋言完毕之后徐天翔甚至捅了捅他,觉得这家伙除了大门搞不好会被自己的族人打死。

    “各位可能觉得我的建议太过于急躁,但是身为党项人我还是要说一句,大唐帝国承前启后,带来了方方面面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身为党项人,我感受到了我的族人在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带来的财富和变化,我想推动他们更好的融入帝国,成为维护帝国统一和展的坚实分子。”拓跋思谏笑道:“这件事在来长安之前我已经和党项族的丰厚族长以及塔希都研究过了,大家一致同意这件事。”

    拓跋思谏的话让在场的人一直起身鼓掌,就连李玄清都不禁动容,自己带来的时代大潮果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周边的部族向汉民族靠拢。民族融合虽然会丧失少数民族的独立性,但是带来的却是一个具有蓬勃生机的新民族。

    民政部的事务结束之后慕容翰海领衔的工商部和财政部颁布才是内阁今年的主要内容,围绕着李玄清之前提出的六大经济中心,工商部全面布局,将主要精力用于建设这六大中心,从而带动周边的展,涉及到各行各业,以天津为的环渤海湾船舶制造和重工业中心和中原汴梁两地的综合工商业中心,这个时代中原地区虽然历经战火但是在天下人心目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中原起步虽然晚,但是展却不慢,依靠着大运河中转站的区位优势,南北东西都要从中原路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汴州和洛阳等地的码头也是一扩再扩,可以说半个城市都依靠着水运来展。利用交通优势,周边的中原特产也顺序被运往全国各地。而且中原地区还引进了棉花种植,工业集团和徐家联合组建的棉纺织工厂也落户汴州,一旦建成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制造中心。而南方的两个经济中心杭州和广州则大力展海洋经济。这个词其实还是李玄清提出来的,但是在开放了海洋渔业之后大量的鱼类和鱼肉制品随着罐头和食盐的普及而逐渐运往全国各地,在这个全国大部分地区刚刚吃饱饭甚至好多人都吃不饱的年代,廉价的鱼肉罐头成了很多人最喜欢的加餐食材。这些海味甚至沿着运河从沿海运往最西部的河西省贩卖。几大经济中心当中长安和四川的位置比较特殊,长安是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关中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除了关中地区已经逐渐完善的水网运输之外,其他地区甚至丰灵两地至长安地区的直道也逐渐完善。依靠着政治中心的优势,建设部和交通部在关中地区的直道修的是最完善的,除了各州内部的直道修建计划也逐渐提上日程。依靠着强大的6上交通和内网的水路运输,长安的货物吞吐量在逐渐拔高,二期长安外接两个大唐最大的工业中心,灵州和丰州,时至今日丰灵两地依然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后勤部诸多的军工工业都分布在这两个地方,而且从这两地走出去的五大豪商也将重头放在了两地。财政部则紧随工商部的步骤,将大唐钱庄铺设到全国各地,在几大经济中心重点布局,将钱庄网络真正的在大唐帝国全面铺开。而且除此之外,财政部已经联合教育部合作建立一所金融学院,专职培养专业的金融人才,为越来越庞大的帝国金融服务。

    而说到钱庄就不能不说唐币的行,因为李玄清制定的金银储备金制度,虽然去年一年天策军缴获了大量的金银,加上后勤部和财政部下属的各金银矿持续开采,钱庄回笼了大量的金银以此为基础行大量的唐币供应市场,但是在蓬勃的经济展面前依然是不够用。中国是一个金银矿比较贫瘠的国家,本身出产的金银矿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而且李玄清提出的金银储备金制度也太过于前。在看着唐币行量跟不上经济展的情况下,李玄清和巧兮商议许久开始将后世的银票拿了出来,以钱庄和帝国信誉为背书,开具出特别的大额村兑汇票,以供应大豪商之间结算完来,并且开始推行完善转账制度,以保证金钱尽量在体制内流通。但是即使是这样,唐币的行量依然跟不上各地收上来的铜币的量,而且经济展过程中本身就创造出大量的财富需要唐币来体现。有段时间财政部甚至直接找到军方要求军队在作战过程中专门分出部分人手搜集各地的金银直接运回长安。

    “钱庄和财政部可以考虑研究额行唐币,不要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去行唐币。”李玄清知道通货紧缩带来的危害,但是在自己没有打通西域获得稳定的金银来源的时候也只能通过额行唐币来解一时之需。只是在这个金融基础极端薄弱的年代这样做的危害就是一旦操作失误必然带来大面积的金融崩溃,破坏这些年经济展的成果。

    “开年之后,海军组建护航舰队,保护徐家的远航船队去日本,不管是交易也好抢劫也好,一定要带回大量的金银回来。”李玄清听完殷红林的汇报之后直接道:“日本生产白银,到时候不行就去抢,多抢一点就够了。”李玄清恶狠狠的话让会上的各人一阵大笑,但是殷红林的眼光却陡然炙热起来,急忙问道:“皇上确定日本多金银?”

    “你放心吧,日本现在估计穷的就剩下金银了。到时候什么都可以卖给他们,咱们不用的武器,你们财政部收上来的铜钱,咱们吃不了的粮食甚至马上要大规模制造出来的棉布和铁器都可以换金银。到时候让海军6战队去抢几个大的银矿,咱们自己开采。”李玄清的话让很多人按耐不住心思,巴不得早点过去抢点回来,要知道这一年钱庄可是为了储备金伤透了脑筋,什么办法都想过了,甚至有段时间直接颁布禁令,禁止民间金银器交易,将数以万计的金银器直接没收上来作为金银储备。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