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改进与强化(下)(第 2/4 页)
倒是95式突击步枪温德的印象不深,所剩不多的记忆全集中在了有托、无托的争论上面了……
温德把想到的内容都记在纸上,好方便对照实施。
心里还是比较乐观的,虽说枪械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材质、精度、工艺什么的都是如此,可究其原理,却是打一战前后近百来年里,都没有重大突破与改进的了。
温德多年前所学习到的知识,在大半都还给老师后,剩下的应该也能“hold”住。
毕竟他是有明确目标后才开始行动的,就等于“有的放矢”。这样的工作量,是远比“发现问题、排查、再设法解决问题”要小的多的。
而且最后实在不行,温德还有“穷举法”这个手段可以使用。
——一只猴子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能用打字机敲出一部《莎士比亚》来。
温德总不至于会比它更差吧……
…………
于是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很快过去了。
在根据地的每一天,温德过的都是刻板、机械又充实的。
他每天冥想两个完整周期用八个小时恢复源力,接着就加固道路,拖动世界拉近距离,接着练枪,试着对枪械进行改进试验,空暇或者觉得疲惫了,再锻炼身体,学习一些冷兵器的使用技巧。
一成不变的看似有些单调,但因为只要努力就能够看见成果的缘故,倒也不觉得疲惫反还有些开心与兴奋。
道路的加固是最先结束的工作,它的暗伤被温德用源力全部修复,同时还进行了扩宽。到了告一段落的时候,道路已经能够承受5次左右的连续进出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与异乡位面的拉近则仍在持续,通过几天的观察对比,温德肯定了“以道路当作发力点”的办法是可行的。
它也许不是最好用的,但却是有用的。
对于温德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他每天把源力耗空一次,能把代表位面的门向着自己拖近2毫米到5毫米不等。
总的进度已经有了7.7厘米,温德也耗费源力对异乡位面进行过短暂观察,确认了时间流速的对比,已经进入了1:5这个温德能够接受的区域。
所以现在拉近距离,虽是让温德越来越感到吃力,耗费源力越来越多,拉近距离越来越短,他依旧很开心的坚持着。
枪械方面的成果收获也很不错。
经过十几天里无数次的试验,54跟92式手枪都被温德先后改进完毕。
54的手柄被加大,同时换成了92采用的工程塑料,整枪的重量有所减轻。弹夹的满压装弹量从8提高了10,也算有所强化。枪管的膛线也同样都是新的。
92的改进也差不多如此。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