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回老家逮鱼(第 2/3 页)
小包说:好啊!大娘!&1t;/p>
小包和大伯等村民说话时,小队干部问,公社叫咱们分地承包,小包你在外面见得多,上面究竟是怎么想的?外面人家都分了吗?以前不是打倒刘sq,反对包产到户吗?&1t;/p>
小包诧异地问:咱们还没有开始吗?我以为咱们都完成了呢?&1t;/p>
队长说:上面开会要求了几次,全公社没有一家行动的!怕政策变动。&1t;/p>
小包说:分地是必须进行的,外面有的都完成了。人家都忙着往自己地里抢运积肥呢!我说咱们怎么这么平稳呢?&1t;/p>
队长哭丧着脸问:外面都是怎么搞的、怎么分啊?&1t;/p>
小包说:他们搞的有好有坏,都是按照地力分为水田旱地,一等地二等地,一家一小块,按人摊下去的。&1t;/p>
咱们该怎么做?几个人围着小包问。&1t;/p>
小包说:我建议啊!不要搞的地块太小,路和水沟要留好,将来适合将来机器耕种。咱们乡亲们按照人口和地亩,划分大块,一家一到两块就行了,洼地地力低的多给一些,地是私人的了,人家再改造嘛!也舍得投入一些。&1t;/p>
那,干脆!小包,你在家帮咱分地得了!咱下午就干。队长你咋想着好事呢!&1t;/p>
小包说:我还有事,下午去姥爷家,要是下雪下雨了,车子就上不来了。这样吧!我给你们画个图,你们一看就明白了。&1t;/p>
小包在车上背包里掏出绘画板,在腿上边画边说。这里是村庄,这里是北坡大地应该是五十亩左右,这块是田,大概是75亩左右... ...咱们村子一共大概是28o亩田地,一共多少人口,每个人分多少,就有数了。&1t;/p>
队长说:连你家四口,你爸不能算,他是吃商品粮的。大小一共75口,应该每人分3.7亩多点。&1t;/p>
小包说,按照这样,这片这片合片为一等地,每人给3.4亩,其余的地力贫瘠的给4亩,大家看怎么样。几块水田也这样分,就是加一成减一成的事儿。好地少分点儿洼地多分点儿。中等地就不加不减。&1t;/p>
队长问:那要是一大家子,七八口人一下子分到南坡的几十亩一大块洼地怎么办?&1t;/p>
小包说:你们要是觉得哪里不好,就留给我,咱们一大家子,一个冬天还挖不了排水沟?要是不想出力,明年就种水稻。&1t;/p>
那要是干旱呢?&1t;/p>
你要是有了地,你会不会把它侍弄好?会不会多打粮?几年下来,你就有了钱,你把粮食卖给国家,国家也有了钱,反过来国家也会加大多农田水利的建设投入力度,你在掏点腰包,不就打眼机井,洼地变成水田,你吃的亏不就变过来了吗?你有钱了,还要买机器,小手扶拖拉机,小四轮子,都会一家一台的。&1t;/p>
大家一想,也是这个理,正要继续讨论,姚大娘喊吃饭了。大伯死活拉来几个陪客的,要喝酒。小包回屋一看,八仙桌上摆了七八个菜,咸鸡蛋、腌肉、腌鱼都做出来了,看来大娘给用的都是准备过年的东西啊!&1t;/p>
小包一阵感动,就要装逼,出来到车上拉下一箱茅台酒,一个长纸箱,一个五十斤的塑料桶。叫大伯弄回去。众人帮忙抬回去,大娘问:小包,这都是什么啊?&1t;/p>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