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报告会(第 2/3 页)
很快就到了预定时间,小包跟着爸爸早早来到青山礼堂,学校校长和厂里的厂长书记还有组织者公司宣传部的一起迎接,这个戴着红胸章、年龄最小的选手,真的很出众。&1t;/p>
小包不知道最后说代表哪家单位,按照主持人安排,跟着别人,上台念了演讲稿。稿子写得很煽情,重点突出学习毛选的困难,查字典、不认识繁体字、老家的煤油灯等字眼都有出现,最叫小包恶心的话语就是一些奉承阿谀之词,赞美得如同唱诗。休息的时候,小包心里感慨说:这个社会啊!你利用我的同时,我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你们呢?&1t;/p>
大会后半部分是背毛选比赛,小包抽签抽到的篇目是第四卷《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顺序是第四上台,校长和爸爸紧张起来,这是毛选第四卷的后半部分里的文章,小包能背诵下来么?他不是说后半本还不熟吗?包爸的厂长和校革委会的王禹忠也紧张起来,过来说:要是不行,咱想办法再抽一次可不能掉带啊!&1t;/p>
全部三十二名选手,不可能全部背诵,那样时间不足。随机选了六个人背书,其中就有被特别关照的小包,上报纸了,就招人嫉妒啊!&1t;/p>
看一号开始背诵了,小包说:这样,咱先演习一遍,你们在忘记的地方提示几个字。说着就开始在后台背书:《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t;/p>
这是毛在中g中y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这次会议除有当时能够到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以外,还有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负责同志参加... ...&1t;/p>
校长、厂长和王书记连忙翻开书本,几个人头挨头挤着对照看书。小包一字不差,没有磕巴,给了一班人满满地信心。小包喝水润喉的时候,厂长向小包做了自我介绍,放松小包的紧张心情。“小包同学,认识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我叫什么吧?我叫许和霆,是大型厂厂长,这是党委书记李松林,是你爸爸的领导。你以后就叫我许伯伯,叫他李伯伯。”&1t;/p>
小包连忙鞠躬:“许伯伯好!李伯伯好!”众人哈哈大笑。&1t;/p>
轮到小包上场了,主持人说:下面出场的是四号选手,来自武钢子弟小学武钢六小五年级的包亚伦同学,他是这次学习毛选先进积极分子报告演讲团里最小的选手,今年只有十岁,据验证,他已经能全文背诵毛选四卷所有文章,他的事迹已经登上了《长江日报》和《工人日报》,今天他抽取的是毛选第四卷《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包亚伦同学准备好了吗?开始!&1t;/p>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无论主席台上的评审团,还是各单位组织来听讲听众,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军绿色书包,里面统一的都是装着毛选四卷。听着主持人介绍,人们开始找出第四卷,翻到文章所在页面,等候台上的选手背诵。人们听说这个选手只有十岁,抬头一看,嗨!这不是那个谁吗?不是在四食堂唱歌的小包同学吗?据家里孩子说,他从三年级跳级到五年级,还明个削皮刀,大人小孩都在传唱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多瑞米唆拉西,就是他搞的。&1t;/p>
啊!开始了!&1t;/p>
小包双腿站开,目视前方,口吃清晰,标准普通话,语比之前稍快,校长在旁边一直打手势,叫他减。他似乎没有看见。全文八个部分,小包流畅完整地整篇背诵下来,没有一处磕巴停顿大喘气。当台下掌声响起的时候,校长笑着一屁股坐下,似乎比小包累得还很。&1t;/p>
给小包打分的时候,小包回头看来一下,吓了一跳:主席台上一溜评为全部举起白纸,上面都是一个圆圈零字。主持人说:小包同学背诵的文章,没有多也没有少一个字,误差为零。台上台下再次一片掌声。&1t;/p>
小包下台,才了解,零字代表零误差,不是零分。&1t;/p>
比赛最后结果出来了,小包,零误差,位列第一。一个背少一小段的是第二名,第三名有两个,都是少背一大段。所有人都有奖品,都是一套新版毛选,五十张武钢食堂通用保健票,一个黑色手提包,上面印着一大溜字,中间是武钢厂标图案。第一二三名多了暖瓶搪瓷缸,获奖奖章和证书,上面也是印着相同字标;第一二名比第三名多一套毛巾脸盆。小包得到的最多,除了别人的都有外,又多了一件很大的领袖像章,一斤多重,用绶带直接挂在小包脖子上,领袖像章正面下方,一溜鎏金小字是和手提包上的一样:“武钢第六期学习《毛选》先进积极分子演讲报告团”,多了几个字是:演讲比赛第一名”&1t;/p>
特制的啊!仅此一枚!组织者-——武钢宣传部的领导向小包解释一下,小包顿时觉得获得这枚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奖品,比什么都珍贵。宣传部的领导最后说:请小包同学介绍一下,学习毛选的心得,为什么能一字不差的熟练背诵呢?&1t;/p>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