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 3/4 页)
似乎是有一段瓜葛,最终为何长姐嫁去了京里,那就不大可知了。
幼章心里有所动,虽然好奇这位未能成为亲家的世子,但面上还是拘谨,不太敢多挪动,免得又惹邶夜瞎扯胡话。
偏偏她没说话,正儿八经地坐着呢,邶夜还不放过她,不知道说到什么新鲜事,邶夜提了一嗓子,“是呢,前日帛林写的两篇论文,正是小十三所撰,哪里瞒得住我的眼睛,哎,别的没有什么,旁人真看不出,十三毕生追求也就在这上面了。”
一句话说笑了怀安世子,“什么话,女子有些学识,自是独善其身,日后有用处的。你这偏见,要改一改。”
说话说着,邶夜上手摸了摸幼章的脑袋,还蛮重,他自己不自知,只管笑,“也是,若是我家小十三这样,那也没什么。”
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愣是没明白邶夜的意思。幼章想摸脑袋,疼得很,只能忍住。
幼章坐得恭正,本是夹在这二人中间,嗯,大人说话,她听听就好。
不料邻座怀安世子忽然凑近来,低头便问,“既是你所撰,就那日卷上所言,有一处我不大懂,特来问问你,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我……”咳,幼章复挺直腰杆,然则已经端正,“世子但问,十三知无不言。”
看神情,怀安世子诧异了一时。
邶夜一掌又拍了来,拍弯了她的腰,“看见了吗,就是这个样子,一两句话间,说正经就正经了,可像我州烈伯父?”
怀安世子暗暗点头,像。
哎,哪有这样坏气氛的。
幼章索性舒缓了些,“不知世子你要问什么,说便是。”
“哦,是那一句中,有喻法华庙坐,可观山峦。我便是纵观书中,是知道元和四年,永州司马河东先生曾在《永州八记》里提过西山一说,却只见写道法海寺西亭,始指异之,既是有所记载,怎么却见你提到不一样的别号,难道是有我还不知道的出处?”
呐,不说都忘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