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章 新书(第 1/4 页)

    1979年9月9日。

    大海出版社的经营渐渐进入正轨,《斗破苍穹》第一集也完成了从审核校对到出版印刷的整个流程。

    整个过程在林棋看来,效率已经很高了,半个月时间,把稿子变成铅字印刷的正规出版物,至少跟中国大陆的出版行业比,效率已经高的惊人。

    但这对于快节奏的香港而言,已经算很慢的了。

    70年代~80年代的香港节奏有多快?一部电影,赶工可以一星期就拍完,一个月内上映。

    香港电视剧,也一样的边拍边播。预先拍开头几集播放试水,如果电视剧火了,那就会拉长剧情,拍个七八十集一百多集再说。收视率一般,电视剧也就草草结束,避免浪费资金和人力物力。试想一下,那些热播剧,几乎是日播,每天拍一集播放一集。这种制作效率,何等的惊人!

    出版一本书,磨磨唧唧的准备了半个月,在此时的香港已算相当的慢节奏了!

    《斗破苍穹》第一集6.5万字,首印3000本,支付给印刷公司9000元费用,分摊到每本书的印刷成本3块钱。

    而在林棋的坚持之下,每本书的定价标在五块钱。而且,批发价暂定为4块钱,让利给零售渠道每本书1块钱的利润空间,以此来吸引零售书店进货。

    开头几集的出版,甚至可以放弃利润,只求迅速的打开销路,吸引第一批读者!

    “这价格也太低了吧?”张大海不由埋怨说道,“市场上那些漫画书,比小说还要薄,订价都标10块钱。”

    “但香港的漫画都是彩页!”林棋说道,“更何况,《斗破苍穹》小说完全是一部新书,好不好看,读者完全不知情,需要打出口碑,第一集卖出去,口碑打响了,后面未必一定按照每本5块钱的定价出售!”

    彩页印刷成本比黑白印刷要贵几倍。

    港漫一开始也不想搞彩页,但后来大家都搞彩页,不搞彩页的卖不动。所以,骑虎难下,彩页印刷逐渐成为港漫的行业标准。

    至于小说,除了封面之外,其他内容,完全是黑白印刷,成本比港漫要低多了!

    张大海想想也是,最关键的是,迅速的打响口碑,获得名气。等到吸引了大量读者,欲罢不能的期待下一集,那时候,即使涨价也完全没问题。

    随着印刷完成后,张大海也迅速的开始联系同行书店,进行铺货。

    整个香港的书店超过1000家,如果把代销报纸的书摊也算上的话,书刊零售渠道多达两万多个。

    这个年代的香港,可谓是亚洲的印刷出版中心之一。虽然,跟日本比起来有差距,但却是力压韩国、台湾、新加坡等等其他三小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男神,你人设崩了! 重燃青葱时代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讨逆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巅峰学霸 牧者密续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神州战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覆水满杯 忤逆本能 蜜桃甜 慢性沉迷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雪意和五点钟 山有木兮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