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双喜临门(第 3/3 页)
如今三国时期,普通百姓,生存都成了问题,吃饱穿暖,是他们唯一的追求,读书?是奢侈,有些人求他们读都不读,本来粮食就不够吃,家中还养一个只会读书的闲人,在他们看来读书还不如种田好使。&1t;/p>
所以读书,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有钱人的专利。&1t;/p>
而且是读了书就能够当官吗?&1t;/p>
普通百姓,寒门子弟,就算有人想要通过读书当官,出人头地,先得过两道难关。&1t;/p>
第一,是获得被教育的机会,第二,读书成才之后,获得步入仕途的机会。&1t;/p>
国家,也给了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机会。&1t;/p>
军功爵制以及举孝廉制,这两种制度,可以让人才获得出人头地机会。&1t;/p>
较为简单一点的,便得举孝廉,举孝廉的权利,一般掌控在世家大族,或者名儒大家手中。&1t;/p>
而他们举荐的人才,一般都是自己治下州郡的属吏,或者自己门下通晓经学的学生。&1t;/p>
走举孝孝廉的路子,要么才学过人,声名远播让世家大族的现你的才能,如此才能获得他们的举荐。&1t;/p>
要么就得跟世家大族搭上关系,投奔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学生、属吏,幕僚,世家大族举荐孝廉,自然是先举荐自己亲近的人,这也就是门生故吏的由来。&1t;/p>
而另一种晋升方式,便是依靠军功爵制,从军立功,依靠战功获得官职,爵位。&1t;/p>
这也是如今三国乱世,人才晋升的主要方式。&1t;/p>
三国乱世,诸侯争霸,竞争激烈无比,举孝廉制度,注重人才的德行,已经不能满足于诸侯对人才的需求。&1t;/p>
所以曹操,便布了招贤令,下令唯才是举,因此曹操麾下,人才得数量,质量都远其他诸侯。&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