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孙权的抉择(第 2/4 页)
不过后来曹丕觉得孙权不是真心归附,便率兵攻打孙权。
而孙权称帝,是在228年的石亭之战以后,石亭一战,孙权用大名鼎鼎除三害的主角周处之父,鄱阳太守周鲂以反间计大败曹魏,曹魏主帅曹休于战后羞愤而死,曹魏在淮南的势力也是元气大伤。
也正是因为石亭之战孙权获胜,这才有了称帝的资本。
当时蜀汉和江东已经重新交好,孙权称帝,也获得了蜀汉的认同,蜀汉认为了孙权的帝位,而孙权也承认了蜀汉的帝位,相互册封时还将曹魏的地盘给分了。
而如今孙权接连惨败,爵位不过吴侯,德行功绩进位称王都不够,更别说称帝了。
但孙权终究是一大诸侯,炎汉曹魏要争夺正统地位,必须拉拢孙权。
如此一来,孙权就必须选择暂时臣服于一人,接受册封,否则两不相帮,反而会惹怒炎汉与曹魏两方势力的进攻。
听了华歆的话,曹丕沉吟道:“不错,如果孙权肯接受朕册封的话,那刘备的帝位便会受到天下人的质疑,天下人都会认为我魏国才是正统。
传令下去,赐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哼,如若孙权接受封赏,就彻底与刘备决裂了,到时候朕便可以坐山观虎斗了。”
司马懿拱手而出,叹了口气道:“陛下,孙权如今已与刘备结亲,态度暧昧,虽然孙权争夺荆州之心不死,但他短时间根本不敢招惹刘备,您如此册封,孙权是不会接受的。
陛下可暗地派使者前往江东拉拢孙权即可,至于正统之争,陛下您的帝位本来就是刘协禅让而来,比刘备高出一筹,不必拉拢孙权,拉拢孙权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孙权倒向刘备。”
曹丕闻言不悦道:“孙权与刘备有大仇,联姻不过是缓兵之计,如今我册封其为吴王,统荆,扬,交三州军事,孙权便可名正言顺率兵攻打刘备,如何不受?
我若不封孙权,刘备必定册封,要是孙权接受了刘备的册封,那天下人就会认为刘备才是正统了!”
司马懿闻言叹了口气,退回班位沉默不语。
相比曹操,曹丕还是太稚嫩了,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
孙权夺取荆州之心虽然未死,但眼下是根本不敢招惹刘备的,而且江东刚刚安定,孙权只能选择亲近刘备,暗中寻找机会图谋荆州。
你若是直接封赏孙权,孙权要是接受了,那他的意图就暴露了,甚至联姻也是白嫁了。
如此孙权怎么会答应呢?
这件事,你只能在暗中拉拢,而不能摆到明面上来。
只是曹丕没有想到这一层,拒绝了司马懿的提议,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册封孙权。
与此同时,益州成都,刘备也召集了一众臣子。
刘备对着众人说道:“如今我大汉各个砸门已经组建完毕,朕打算起兵为孝愍皇帝报仇雪恨,不知你们有何建议。”
“陛下不可!”徐庶拱手说道:“各大机构虽已组建完毕,但许多官吏还未上任,陛下不可轻易出兵,需得国家彻底安定下来才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