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百姓的反响(第 2/3 页)
因此刘禅的这个处罚制度,无论那些懒汉是否劳作,都对国家有利,劳作的话能提高粮食产量,不劳作就做徭役还税,支持国家建设,对于国家来说,都是双赢。
百姓们听了这话,尽皆放下心来,他们大多人,还是勤劳的人,游手好闲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而后面那些懒汉们听了这话,一个个犹如霜打的茄子,看来这地还是非种不可了,相比繁重的徭役,动辄挨打挨饿,种田相对来说要轻松得多。
“好了,现在来说这个告示的内容!”官差拍了拍手掌,指着墙上的另一个告示说道:“这个告示,是陛下为了增加关中人口而颁布的。
如今你们基本上也都种植了红薯玉米,粮食产量大增加,已经不愁吃了。
所以以后啊,就得多生孩子,陛下说了,从即日起,只要生了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并且朝廷还会补贴口粮。
除此之外,家中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必须得出嫁,如逾期不嫁,同样要多交五倍的赋税。
另外陛下已经从各地召集精通妇科的医者来关中,基本上每个镇子都能派一两个,到时候你们的妻子,孩子要是生了病什么的,就要去镇子上看,这是不收钱的。
别相信什么符水,求神拜佛之类的,耽误了治病的时间,自己瞎搞,害了孩子妇人性命。”
百姓们听了这话,又是一阵议论,对于奖励制度,他们非常感兴趣,多生孩子也能够免税,还能补贴口粮?这可是好事情!而且还有医者免费看病!
至于处罚制度,他们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这个年代,是重男轻女的社会。
女儿就犹如泼出去的水,嫁出去了就嫁出去了,这可不像后世,逢年过节还会回家看望。
在这些百姓看来,女儿是养给别人的,而男孩子,不仅可以留在家里劳作,还能娶媳妇回来增加劳动人口。
因此刘禅规定百姓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必须出嫁,这些百姓不仅没有抵触,他们还巴不得早点把女儿嫁出去呢,如此还能收获丰厚的嫁妆,家里还能节省口粮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