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35章大汉的第一次科举(第 1/3 页)

    数日过后,长安各地的官吏抵达了杜县。

    这些官吏大大小小有数千人,皆是原本魏国在关中的官吏。

    这些官吏,官职高的有太守,郡丞,官职低的,有县令,县尉。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吏。

    吏并不是官,它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是最基层的干部。比如狱卒,就是吏,水浒中的宋江,是郓城县押司,做的是办理文书的工作,也是吏。

    在古代,吏的名额,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大姓掌控的,比如宋江的押司之职,在宋朝时,是由地方上有产业中挑选的。

    生得命好,生在地主家,就可以担任地方的吏,这是不需要考试或者举荐的。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讲的就是这个情况。

    由于地方吏的名额是由这些地主,大姓掌控,因此地方能否安定,看的就是这些地主,大姓的品德如何。

    这些人如是品德高尚之辈,便可以为民谋福祉,如品德不行,这些人便会成为恶霸,欺男霸女,侵占百姓田地,兼并土地,地方上由此民不聊生。

    至于科举制度,考的是官,并非考吏。

    而到了到了明朝,科举制度更是大规模崩坏,参加科举落选之人,比如秀才之类,他们可以在地方上担任吏,并且不用交税,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由于地方的吏的名额把持在地方地主,大姓的手里,因此国家能否掌控好地方,一个地方能否安定,全靠派遣的官员。

    如果官员是个清官,忠于百姓,忠于国家,那么就镇得住这些吏,为国家牢牢控制着地方。

    如果官员是个贪官,那就会跟这些地方上的人沆瀣一气,百姓的生活就会特别困苦了。

    刘禅这一次是走了大运,由于刚刚拿下了关中,兵锋正胜,地方豪强地主们不敢作对。

    刘禅便下令连着官和吏一起考核,才能不够,品德不够的人将会被剔除,剩下的都将是精英,如此筛选出来的官吏皆是清流,可保关中三十年处于政治清明的状态。

    杜县府衙之中。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