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强将云集(第 2/4 页)
“怎么了,面对黄巾军,昔日的同伴,所以舍不得吗?”
“完全没有。”对方回答:“就好像主君说的一样,现在的天下已经没有太平道了,现在的那些所谓的黄巾军,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群贼寇而已。”
“你能这么想,最好。”关羽策马向前:“走吧。我们先回邯郸。”
“是的,主君。”
邯郸——作为如今的冀州,乃至整个帝国最大,也最重要的钢铁基地,在如今的冀州的地位自然非常之高。甚至某种意义上,这座重工业城市的重要性,要超过正在巨鹿郡,大陆泽畔兴建的新城的重要性。以及冀州传统上的州治邺城的重要性。
也因为这个原因,关云长作为冀州刺史,决定将检阅冀州三军的地点放在邯郸。
虽然这样距离战场稍远了一些。但如今的冀州政通人和,道路交通与后勤补给都很方便。
前者因为拓宽,新建,以及修缮各种道路;还有开发新渠与运河,所以变得更加便利。而后者则得益于刘备设计,由沮授、田丰两人负责制定,并且执行的兵站,仓储与后勤系统。
兵士们在冀州境内行军,可以利用冀州境内完善的道路与运河体系。同时每到达一地,都能利用当地的兵站补充自身后勤物资。这样一来方便,二来因为方便与快捷,补充军队额物资,能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当然,目前这个体系,即使是在冀州境内,也仅仅只是雏形而已,完全没有完善化——
按照刘玄德的计划,倘若能将冀州境内的河流流域沟通。而后在冀州境内修建几千里硬化路面,那么后勤补给自然畅通……但是很遗憾,因为财政与人力的问题。这两个“需求”目前都无法得到满足。
就以最简单的泊油路为例,修建硬化路面所需要的沥青什么的还好解决。但是矿渣则完全没那么多……至于说碎石子,在火药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开山凿石就是个要多困难有多困难的工作。就算刘备手上有足够多的钢制生产工具也是一样的。
至于说运河的事情,人力方面,冀州已经调遣了大量的工程兵,以及征发徭役,使用奴隶……但是就改造世界这种大工程来说,以简单的手工,畜力的各种装备仍旧显得非常不足。
……
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冀州的道路交通与后勤保障在刘备看来,仍旧仅仅是“勉强合格”的程度。
当然就算这样,也足够让人觉得惊讶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