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赵丹收到的两个好消息(第三更)(第 3/4 页)
不过即便这一次秦王稷再发倾国之兵,赵丹的心中却不像长平之战时候那么紧张了。
毕竟现在秦国的主力都在和楚国人搞生死呢,廉颇率领的三晋联军只不过是一些秦国的渣渣部队罢了。
到了这个时候,赵丹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开始掌握了秦王稷的弱点。
急躁。
是的,这位堪称一代明君的秦国君主,在岁月的逼迫下,在对死亡步步逼近的恐惧下,终于不可避免的开始变得急躁了起来。
长平之战中秦国举倾国之兵而攻赵,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急躁的体现。
不然的话,秦王稷完全可以先占领南上党,接着继续灭掉韩国再徐图北上党。
之所以秦王稷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不甘心被赵国白捡了便宜,另外一方面肯定也是有着想要一战击溃赵国,彻底奠定秦国一家独大局面的因素在里面。
这种急躁并没有因为长平之战而缓解,反而因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而变得更加的强烈起来。
所以在得知了匈奴南下赵国被迫迎击之后,秦王稷甚至都没有耐心等到匈奴和赵国之间分出一个胜负就开始急匆匆的进攻楚国,想要尽快的将楚国偷走的东南两郡拿回来。
这种沉不住气的表现,将秦王稷的急躁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秦王稷不惜再一次押上了秦国的全部力量,抽调所有能够抽调的兵马前往河东郡,只为了阻挡三晋联军的脚步。
在赵丹看来,如今的战局胜负点其实就在于楚国和秦国谁会先坚持不住。
如果楚国率先崩盘,那么秦国不但能够夺回东南两郡,更有希望凭借着胜利在外交方面合纵连横,让赵国组建的三晋联军土崩瓦解。
考虑到魏国这个反骨仔的存在,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可能。
要是那样的话,那么局势就瞬间从赵韩魏楚对秦齐变成了赵韩对秦齐魏,力量的对比一下子就会翻转过来。
这也是一直以来赵丹最担心的事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