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问你范睢开不开口吧(第 2/4 页)
这就是为何“自古法家出酷吏”的原因。
有这样的一群忠犬,在平时其实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忠犬,所以秦王稷才能够将偌大的整个秦国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够真正的将秦王稷的每一个命令贯彻到基层,才能够将秦国的战争潜力给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但如果一整个朝廷都只是君王的忠犬,这时候麻烦也就来了。
要狗咬人,那狗当然是能咬的,但是如果问狗要主意,这狗能有主意吗?
秦王稷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
满殿的法家大臣,却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替秦王稷出点主意。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着法家就是一群完全没有主意的人了。
事实上,法家也同样不乏一些非常喜欢出主意的人。
比如说秦国变法的主持者法家先驱商鞅就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然后商鞅最终的结局是被车裂而死。
又比如说历史上西汉景帝之时的著名法家大臣晁错,晁错就曾经给汉景帝出了一个叫做削藩的主意,然后有了七国之乱,再然后晁错就被腰斩弃市了。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越喜欢出主意的法家大臣,就越容易为自家的君王背黑锅。
所以说也不知道是秦国的这些法家大臣比较的愚笨,又或者说是他们比较的精明,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我,听话,没主意。
当然啦,能够做到这个地位来商议国家大事的人没有几个是傻瓜,既然秦王稷都已经发火了,那么很显然作为大臣就必须要有人站出来给秦王稷出一个主意。
于是大家的目光就都不约而同的放到了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言的相邦范睢的身上。
这些目光之中既包含着期盼,也有着丝丝的催促之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