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 2/4 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魏王圉突然想起了前两天龙阳君高基说过的一句话。
“大王,如今信陵君声名之隆,远播天下,诸侯皆知有信陵君而不知有大王。若此长久之下,大王如何自处?”
这句话一说出来,就好像一把刀子一样,深深的扎在了魏王圉的心里。
如果是要评选出一件国君们最害怕的事情,那么“功高震主”绝对是很有希望入选的一个。
历史上符合功高震主这个条件然后还得以在国君手下善终的,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
而因为功高震主而最终君臣反目的,那可就太多了。
也不说太长远的,就说这几十年的例子吧。
燕国上将军乐毅,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免职,被迫逃奔赵国,其后一生不得回归燕国朝堂。
齐国安平君田单,复国大功臣,齐襄王上位的头号推手。但仍旧因为功高震主被齐襄王所忌,前几年还被直接卖到了赵国去。
秦国武安君白起,超级战神,功劳无数,同样也被秦王稷所忌惮和打压,被迫连年称病隐居。
无论是明君也好,昏君也罢,对于功高震主的大臣们竟然都保持了惊人的统一立场,这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魏王圉当然也不例外。
信陵君魏无忌对魏国有功吗?
有,而且有大功。
如果不是魏无忌的话,孟尝君田文也不会被逼下台,魏国还指不定被田文祸祸到什么时候呢。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因此,那么倒也并不算是太过功高震主。
可问题在于魏无忌虽然功劳不大,但是名气大啊。
而且不仅名气大,魏无忌手下的人才还特别多啊。
不仅手下的人才多,魏国朝堂上魏无忌一派的大臣也还真不少啊。
这些点结合在一起,就会让魏王圉不由自主的得出一个极其可怕的假设。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