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六章 对于赵国的未来,赵丹有那么一些想法(第四更)(第 1/3 页)

    当赵丹听到荀况到来的消息之时,这位赵国的君主正在苦逼的批阅着奏折。

    知道繆贤前来禀报荀况已经入宫的消息之后,赵丹才将头从面前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来,对着面前的缪贤说道:“速请荀子进殿!”

    在说完了这句话之后,赵丹将自己的身体伸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然后用力的伸了一个懒腰。

    说实话,在这个年代由于竹简的存在,批阅奏折还真是一个体力活,批阅了一上午奏折的赵丹一放松下来就感到相当的疲惫

    就在赵丹活动手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历史上的一个传说。

    据说秦始皇极为勤政,每天都会批阅数百斤的奏折,即便是在外出巡视的时候也不例外。

    所以那位秦始皇之所以并没有成为一个长寿的皇帝,说不定也是因为和成年累月进行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关···

    虽然说这只是胡思乱想,但是却提醒了赵丹一件事情,那就是造纸术的改良势在必行了。

    众所周知,东汉时期的蔡伦通常是和造纸术连在一起的,但严格来说蔡伦并不是纸的发明者。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纸的出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当漂絮完毕之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也就是赵丹时常用来书写密信的绢帛。

    但问题在于这种绢帛的产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就连赵丹一个人的用纸需求都无法满足,就更不要提什么拿去替代这笨重的竹简了。

    而历史上所谓的造纸术,通常指的是东汉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良。

    在经过蔡伦的改良之后,纸才终于开始因为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的原料而大规模的普及起来,最终完全替代了竹简。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割鹿记 他比我懂宝可梦 东晋北府一丘八 红色莫斯科 别叫我恶魔 全职剑修 退下,让朕来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都市仙帝 元始法则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着迷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顶级猎食者 安徒生童话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尸香美人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夺嫡叶娇李策 嘘,国王在冬眠 女将军和长公主 我的锦衣卫大人 惊落晚秋 陈启林苏荷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夜夜吻叶柠谢聿礼 看鸟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