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 3/4 页)
教谕陈英看出费院主怒火中烧,他也笑笑不说话了。&1t;/p>
朱佩小心地抽出了最后一题,她心中好奇,没有交给范宁,便自己拆开题签,“呀!”她惊呼一声,连忙将题签如烫手山芋般扔给范宁。&1t;/p>
范宁打开题签看了看,顿时笑了起来,居然抽到了作诗题,题目是农家。&1t;/p>
这道题范宁几乎不用思考,当初报考延英学堂时,他就有所准备了。&1t;/p>
范宁提笔便写下一农家诗。&1t;/p>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t;/p>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t;/p>
他将诗递给朱佩,“抄一抄,咱们就完成任务了。”&1t;/p>
朱佩大喜,连仔细地将诗抄下,又仔细读了一遍,这才按照规定折起来。&1t;/p>
只片刻,三家学堂都答完题目。&1t;/p>
主考官看了看三家学堂,便抽出第一支顺序签,是红签,他笑道:“请长青学堂答题!”&1t;/p>
长青学堂最后一题运气不错,是一道对联题,上联是:小窗前数声鸟语。&1t;/p>
他对的下联是:短墙外几点梅花。&1t;/p>
对得非常工整,但这却不是新对联,而是在民间已有流传,这个学生显然比较知识广博,把这幅对上了,得分上上。&1t;/p>
虽然得分不错,但长青学堂的两名学生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们的命运已不在自己手上,而掌握在其他两家学堂手中。&1t;/p>
两人神情十分紧张,等待着命运的裁决。&1t;/p>
主考官抽出第二支顺序签,笑道:“是蓝签,请延英学堂答题!”&1t;/p>
童子上前,将答题卷和题签收走,交给了主考官。&1t;/p>
主考官笑道:“我们来看看延英学堂的最后一题!”&1t;/p>
几名考官纷纷围拢上来,仔细拜读这诗。&1t;/p>
一名考官笑道:“这是描写农家孩童的农耕生活,写得很形象,很生动,颇有生活趣味。”&1t;/p>
另一名考官轻轻叹息道:“读这诗,我就想到了自己孩童时的生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1t;/p>
主考官又笑着问范宁道:“范少郎是不是也常常帮助父母干农活?”&1t;/p>
范宁看看自己的手掌,上面有几个小茧,估计范呆呆也种过菜,他便点点头道:“我父亲是渔夫,我帮母亲种菜。”&1t;/p>
朱佩在一旁捂嘴轻笑道:“我猜你那是爬树掏鸟窝磨的茧。”&1t;/p>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