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八零一章 能力新说(第 1/3 页)

    大夏纪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整个地球文明,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东西方文明有着许多共同点,但是也有着很多不同点。

    这种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曾经有学者总结过,东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还是思维方式,也就是哲学观,世界观,有着较大的区别。

    方云曾经认真读过这方面的书籍,有着一些了解,并用来强化自身能力。

    当时,对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认知之中,有一个双方都算比较认可的结论,那就是,西方的思维方式偏重于逻辑思维,而以华夏为主的东方,则偏重于辩证思维方式。

    实际上,此时此刻,说起兜率魔焰,火母和火桑神一都觉得这是个不解的命题,很难解决。

    他们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跟地球西方文明的思维方式比较类似。

    这种思维方式之下,最为讲究的,就是一句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一个问题,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只有两种答案,对或者是错。

    因此,通常来说,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西方人,喜欢一刀切,处理问题比较简单化。

    而且对人的认知同样如此。

    这就是西方思维方式决定的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的好处,是容易出现工匠精神,有些逻辑思维强者,能想通很多问题,也能解决很多问题,成为时代科技进步的代表。

    不得不说,逻辑思维,对于解决数学、物理问题有着天生的优势。

    相比之下,东方的思维方式就是辨证思维。

    辩证思维,有三大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

    对华夏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西方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折中性。

    方云本身就是正中华夏人,身上甚至有炎黄一脉最为显著的遗传特征,比如单眼皮有内眼帘,比如出生的时候身上长青斑等等。

    所以,辨证的思维方式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了方云的骨子之中。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武林至尊 低调在修仙世界 剑啸灵霄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神话之后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赤心巡天 蛆蝇尸海剑 正青春 苍穹之上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域科技霸主 谋局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 一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