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五四八章 不孤单(第 3/4 页)

    似乎不咋样呀,台下并没多少刮目相看的表现,连杨景行都装得不动声色。

    接着,领导就花了点时间讲自己的求学经历,大概就是从以为误入歧途到感受出科学魅力的转变,然后想有一番作为就努力学习,理所当然保研了,当时的导师还很年轻,说出名字来大家可能认识。

    岂止认识,台下简直惊呼,那可是院士呀。看样子科研人的确不善于搞关系,反倒是浦音把副市长的生平给杨主任理得清清楚楚。

    领导还自嘲了,就因为自己研究生毕业后没能继续坚持科研的道路,导致导师当选院士的时候自己都心虚得几乎不敢发信祝贺,当初的师弟现在都是学科带头人了。领导也坦诚了自己放弃科研的几个原因,一是枯燥寂寞,二是收入微薄,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说起当时一个留学的名额是多么宝贵难以争取,领导不用大家举手就有底今天与会的人中有八成都是留过学的。接着领导就接连点名五六个,好像还不是参会者中最有成果的,但是副市长都能说出毕业院校和那些著名的实验室及导师教授,甚至还有导师的诺贝尔奖获得年份和研究成果。

    这副市长是有备而来呀,下面也越来越严阵以待。

    陈副市长又话题一转,现在不仅仅是求学方便且有更多人选择在学成后回家建设祖国,更重要的是有不少不留学也能做出很好的好成果,去年浦海的高校合计在科学和自然以第一作者单位发文七篇,其中一篇就是来自科学技术大学。

    杨景行和高分子男这会就要回头仰望之前跟他们扯八卦的那对师兄弟了,也太城府了吧。

    明明是第一次见面,陈副市长在问了名字后又显得对这两个研究员和他们的导师都挺了解,还着重说明了显得更开朗活泼的那个是来自湖南贫困山区,是同济的学士硕士科大的博士,没正经留过学,据他所知小时候家里是很困难的。

    研究员真是胆子大,居然笑嘻嘻来一句:“现在还是困难。”

    同行们配合着轻笑,领导就严肃祖国需要大家继续努力建设,有成就了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研究上有什么新进展吗?

    没辜负领导期待,师兄弟又准备发文,不过这一次要投子刊。领导就问影响英子多少呀?同行们互相捧场,比主刊还高呢。

    本科的所谓论文都还没着落的杨景行,脚都缩到椅子下面去了。

    回想自己求学那会一个二作都算突破开创,领导对现况充满了激昂,他相信对浦海和中国的高校而言那些期刊不仅不再高不可攀,以后还会家常便饭。当然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口号喊得再响都没用,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去走,所以今天这个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听取大家对浦海高校的科研现况有什么宝贵建议。

    领导说得挺谦虚:“让我这个逃兵有机会再为科研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努力。”

    本来比较热烈的气氛突然冷了,没人为领导捧场。

    陈副市长笑着鼓励大家:“今天我们畅所欲言,可以从大局着眼,也可以不拘小节,”

    这么多青年科研人依然没头绪的样子,之前陪副市长说话的那位年纪更长的领导脸上的期许都变成督促了,还好在还不算尴尬的时候先前喊市长好的那个起身了,背影和声腔都气度不凡:“陈副市长您好,我叫全石歧,是浦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陈副市长喜上眉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石歧同志……”

    人家也是搞文科的,不过三十出头就出版了论述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的著作,还被副市长拜读而且评价“角度和观点新颖”并推荐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虽然得到领导的表扬肯定,但这位浦海市杰出青年还是要把自己的成果全面充分谦虚一番,然后就触景生情要从科研的角度就今天这场座谈会谈一谈自己对中国特色的理解。

    题目不小呀,副市长让杰出青年坐着讲,自己带个头,于是台上另外四人也前后左右摆好椅子和拉开笔记架势。

    杰出青年实至名归,口才出众滔滔不绝,思路清晰思想明确,越抒发状态越好甚至开始辅以肢体语言。这么打动人心的演讲真该去台上展示,也免得前排人要回头对演说家刮目相看而后排的只能欣赏背影。

    不过可能是因为已经看过著作还是平时见多了高水平,领导们没有像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那么入胜,听了几分钟后,副市长还对演说者把在座各位定义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的精彩论述进行了补充,认为共同富裕除了道德责任之外也需要合理制度的运行,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相关的感受想法分享?

    领导指的是制度方面吗?这谁有资格感想呢?不少的目光聚集在了几位最为功成名就的大佬身上,可是大佬们都是洗耳恭听的架势。

    副市长又亲自带头,深沉回想他的求学时期,国际上风云变幻国内也波涛汹涌,生物个体都会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

    领导也年轻过,曾经也针砭时事捶胸顿足大失所望,更多是激情豪迈豪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不过这领导可能有点小心眼,不然不会把二十年前跟人争电脑的鸡毛蒜皮闹记在心间。

    副市长还点名观众席中仅有的一位北大校友,认识得很套近乎,勉强从彼此相差了十多年的体验中找点共同语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上瘾 慢性沉迷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理我一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痛仰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甜妻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黑天 文物不好惹 顶级诱捕公式 俗人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