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第 3/4 页)
而陆子安,也在反复的盘摩后,灵光一闪。
天燎。
玉之所以价值昂贵,是因为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占据着几近神化的地位。
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
而《五经通义》上又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
所谓仁义礼智信五德,玉都具备了,所以《诗经》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为什么会有玉厄?
因为人们对玉的尊敬程度每下愈况。
而眼前的第三次玉厄,与前两次都截然不同。
前两次玉厄,虽然玉雕师的态度不够诚恳,但是他们对玉的崇敬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而如今,很多雕刻师为了另辟蹊径,已经无所不用其极。
一些人的脑洞,简直令人怀疑自己的眼睛。
有用美玉来雕刻美羊羊的,还有些更是在雕刻佛像观音像时故意将某些特征增大,用来吸引眼球。
这种全然为了哗众取宠,不顾浪费玉料的,简直是玉雕界之耻!
陆子安永远不会忘记,那次看到一枚雕刻着丰乳肥臀的观音,以躺卧的姿势,衣裳半敞。
简直不堪入目。
偏偏这样的作品,还有人追捧。
嚷嚷着是新时代对艺术的包容性,但是实质上呢?
这是对神灵的亵渎!
这是对玉的糟践!
缓缓平息着怒火,陆子安端起茶一饮而尽。
手中捏着玉,慢慢握紧。
想要改变玉厄,就得从根本上,彻底扭转人们对玉的态度。
玉,不是用来炫耀的物件,玉是一种传承的信仰,它也是有生命的!
而信仰,正是如今的人们缺欠缺的。
所以这也和陆子安最初的想法达成了一致。
厄不在玉,在人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