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村痞(第 3/4 页)
能外出务工的已经算是很勤快懂事的了。
还有一部分农村孩子因为缺乏管教,整天好吃懒做,最后变成了整天无所事事的混子,就像眼前的这帮年轻人一样。
他们也就是所谓的村痞。
哪里都不缺流氓混混,穷乡僻壤的地方也一样。
以前农村里的混混没怎么见过大世面,所以大多只会咋咋呼呼的,直到《古惑仔》上映之后,才真正教会了他们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混混。
《古惑仔》这一系列电影,对农村孩子的影响其实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哪怕这系列电影已经上映了十多二十年,却依旧还在扭曲着很多青少年的价值观。
陈浩南这三个字在最巅峰的时候,地位甚至仅次于QQ,也让‘泡马子’、‘单挑’、‘砍人’变成了最受小年轻追捧的三件事。
穷山恶水出刁民。
前几年除了流行古惑仔,还兴起了煤矿热潮。
十里八乡来了许多煤老板,煤老板有钱有势,三两下就将他们收编,转而变成了自己的打手。
于是,这帮小年轻便整天跟在所谓的哥老倌屁股后面混口饭吃,哥老倌没事儿赏点烟钱,他们就能把命都交给别人。
这就是他们从电影里学来的义气。
今天是哥老倌娶媳妇儿的大日子,他们这些做兄弟的当然要来给哥老倌扎起了。(扎起,川渝方言,捧场、撑台面的意思)
几十个小混混气势汹汹的走在大街上,老实巴交的村民们又如何敢撄其锋芒?
无奈之下,大家只得暂停交易,老老实实的退到街道两旁,然后眼巴巴的盼着这帮瘟神快点离开。
明明是一件大喜事儿,现在却弄得跟送瘟神一样。
但小年轻们却没有丝毫知觉,反而自豪的不得了,走在最前面的几个更是像直行的螃蟹一样昂首阔步,就差拿鼻孔来看路了。
迎亲队伍的速度很快,没过一会儿就横穿了整个四坪乡,然后从陈曦一家面前走了过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