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天下(第 2/4 页)
只是上次的结尾是不欢而散。
这回呢?
邱莫言沉默着没有说话。
她知道自己理亏,更知道自己应该道谢,不管对方是何人,以前干过什么,救命之恩就是救命之恩,是不争的事实。
可她就是张不开嘴。
倒不是说忘恩负义,只是每当看到李杨,当初在客栈里被抢走腰带的一幕,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在脑海,这时候肚子里就全都是气了,哪里还有谢字。
但是谢字不说,她又总感觉欠了李杨什么。
这种感觉很不好。
该怎么表达谢意?
说,说不出口。
或许可以用做的……
邱莫言拿起笛子,横在唇前,再次吹了起来。
这是在应和李杨的话,给他吹曲解闷呢。
周淮安看懂了。
李杨看懂了。
不需要多说,有些事说的太多,追究太过,就没意思了。
在笛声中,周淮安、邱莫言、李杨,三人骑马缓缓而行。
“玉英和进宝都还好吗?”李杨忽然间想起了那对孩子。
“还好,我和莫言将孩子托付给了一户普通人家,又留了一笔银子,足够这一家衣食无忧,将孩子养大。”
说到这里,周淮安语气一顿,转而道:“我们并没有把你过去的事情告诉孩子,在孩子心中,你永远都是救过他们、照顾过他们的大侠李叔叔。”
“那我还得谢谢你了。”李杨道。
周淮安摇摇头,“不必,我和莫言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们长大后,能过上幸福平淡的生活,不要想着什么报仇的事情,更不要像他们的父亲杨宇轩大人一样,卷入到朝堂的权利斗争中。”
“希望吧。”李杨衷心祝愿那对历经磨难的姐弟,能过上好日子。
周淮安突然一拍脑门,想起一个问题,“你看看我这脑子,都没问你要去哪?是不是顺路?就和你结伴走了这么久,再这么走下去,也不知道是我们把你带跑偏,还是你把我们带跑偏。”
闻言,李杨笑了笑,“世界就这么大,再偏又能偏到哪去。”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总要有个目的地。”
周淮安郑重问道:“你要去哪?”
李杨挥了挥手里的地图,回了两个字,“天下。”
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和一个三个字的词语意思一样:
不知道。
周淮安似乎以为李杨在打哑谜,猜道:“可是天子脚下?”
李杨眼前一亮,“好主意。”
周淮安面露疑惑,没有听懂。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