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雪中行(第 4/4 页)
说起来,古代贸易中的成本重头戏就是运输。茶叶本生不重却很占体积,于是算运输成本非常高的物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雱利用压缩技术,犹如后世的普洱茶饼一样,从绥德军收购了许多茶叶,制作成为茶饼进行存放,所以此行能携带的茶叶非常多。
顺便,这样的内部自然发酵能衍生出非常多的有益菌,类似后世比较热门的酵素概念。
汉人的饮食结构不太需要这些,他们喝茶主要是享受顺便获得维生素补充,但对于这些以燥热肉类为主的草原人,这种饼茶就真的厉害了,那会立竿见影,他们喝了后自己就能感觉得出来。
酋长想了想,便文绉绉的道:“却是为何能把这算是茶叶?”
“这是我宋家研发的新品种,超厉害的。”
大雱也不指望对这些丘八科普高深概念,那是对牛谈情,所以说个结论就可以,剩下的就靠实验。
把茶饼弄下了很小的一个角落来,弄散后,在这些土著的眼睛里,茶叶忽然变多了?
放入茶碗中,把他们火上的壶拿来,注入滚烫的开水。
大家围了过来,闻了一下,不止酋长,就连旁边的西夏官员也惊为天人。因为从未闻到过如此纯正的茶味。这绝逼是最上等、保存最好的茶叶。
还是因为饼茶的缘故。除了初步的内部发酵催发的茶香外,茶叶是非常吸味的东西,只需把茶叶和羊放在一起,很快茶叶就会吸饱羊的膻味,限于古代的保存手段和环境,有人的地方各种气味散发比后世严重的多。
于是大多数时候,不是很考究的权贵家,存储的茶叶一般都是五味混杂的,于是他们干脆就喜欢胡乱添加各种配料进入茶叶。
不过饼茶却最大程度杜绝了“染味”。因为同样多的茶叶,饼茶能和空气解除的面积甚至只是百分之一都不到。
“厉害了,活了几十年,我从未见过茶味如此纯正的,真能深入心肺中。”酋长说话总是文绉绉的,喝了一口之后开始评头论足,评价为极品货色。
那个西夏官员李令也跟着一起很享受,对此却不多评价,主要是羡慕嫉妒恨。
最终喝了两开后,限于制茶工艺,他们口味也重,剩下的就基本没味道了,不过酋长把泡过的茶叶一起嚼了吃掉。这也算是他的一个验证手段,这些家伙不太会算术,只有如同往常一样的亲口吃下去,他才能分辨这种看似体积很小的茶叶是不是真的没“少”。
现在酋长终于确认,以往商人送来的茶叶看似要抓一大把,但总量和这种饼茶的一小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