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90章 又出脑洞(第 3/4 页)

    王雱接着道:“我的意思不是无视辽国集结军队。事实上他的集结就是倒宋号角吹响。那么若这说法成立,在东北三路已有二十多万禁军的前提下,假设辽国要打你,是不是因为忽然多了两成的部署就不打了?”

    赵宗实不禁楞了楞,从心理学上说,已有二十多万禁军的时候辽国决定要打,那么增加至三十万人家也照打不误。除非是量级差异,忽然性翻倍增加至五十万以上军力,才会让他们考虑一下。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仓促之下大宋无法部署那么多在北方。

    “相公的意思是……”赵宗实也开始迟疑了。

    王雱叹息一声道:“他韩琦又不敢主动打辽国,所以把种鄂集结过去除了装逼,除加速青塘沦陷还能有什么用?我要是老萧,这个部署我能这辈子都笑得不用睡觉了。因为这并不会对辽国形成威慑,同时等于放松了西夏人的后顾之忧,只要西夏人的战果进一步扩大,则会加速辽国出兵攻宋的最后决策。”

    “这下好了,加五万仍旧处于劣势那加它干什么?韩大脑壳的意思是:辽国骑兵一但进兵,不用满世界去找宋军了。因为韩大相爷已经帮助老萧集中好送到前线去了,只等辽国一波流拿走人头,基本就确定青塘和大宋东北防线的全面崩溃。大宋北方防线一但整体性崩溃,我要是没蔵讹庞我也能笑醒,因为没蔵就算再蠢,也敢正式开始攻击大宋行政区了,那么抚宁县危在旦夕。”

    “若抚宁县工业重镇告急,太子殿下您告诉臣,曹首义能有作为吗?”王雱最后问道。

    就此赵宗实色变了,但凡曹家人他都下意识反感、也了解,他们根本不是中流砥柱,若西夏因形势真的开始攻击抚宁县工业重镇,那时的救命稻草就是种鄂骁勇善战的骑兵,可惜……顺着这个思路一想,韩琦的政策似乎真的出问题了,这个时候他把种鄂调遣至了河东装逼?

    这些部署,就和当年他部署好水川一样的不冷静。

    “这……这……”赵宗实也急了起来,有点无助又懦弱的样子问道:“那照相公的意思,辽国在集结军队,我宋国必须应对,不部署种鄂又当如何?还有哪来的军队调用?”

    对此王雱也很无奈,这就是防守的劣势。理论上有消息后,不部署不回应的确不行。只是不能抽调种鄂而已。

    王雱迟疑片刻低声道:“太子殿下明见,臣不是神,其实他们的战略进展到现在这地步,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韩琦也听不进我的话。”

    赵宗实想了想机灵的问道:“学生问,如果是相公当政,您会如何应对?”

    王雱淡淡的道:“如果是我,我会发文批评自己的广南与西北部署失误,并及时纠正。除非能有比改正错误更好的办法,这是一。二,我会在认错后立即发文种鄂放弃部署河东,不问理由火速开往青塘。三,我会责令北京驻泊司部分力量立即进登州转海军,加强特殊时期登州港的防范。四、自我批评后我会立即调整西南政策,责令川军放弃广南战场,火速机动北上以应对西北形势。五,我会责令荆湖南路、淮南西路、京东西路之军队立即开进东南地区换防,这些军队之素质不比东南系高,但因东南地区问题复杂,东南五路之军队长久处于那些地区,他们已经和东南的宗教、宗族等等势力取得和谐平衡,所以戾气不重,有事时候不可用,出工不力。”

    “朝廷之所以有军队换防之需要,就因军队只能信中央,只能信皇帝。而不能过久在一个地区产生情感。这是红线,于是我的理论是,现在必须未雨绸缪,把中部三路之军队换防进东南地区,且严格执行特殊时期之维稳政策。至于东南五路之军队抽调北上,部署于北方之二防御圈备战。”

    到此赵宗实皱着眉头道:“那原有的东北五路之力量呢?”

    王雱淡淡的道:“这是我要说的第六点,如果是我,眼看防不住的时候就不如不妨。两个办法是:立即疏散北方民众撤离至二线防御圈。或者是走极端,在辽国正式部署完成、他集结的主战力量正式南下前,我方以进攻代替防守,河北西路军队提供后勤、居中协调民众撤退,与此同时责令河东军系、立即出兵打辽国西京大同府,河北东路打辽国南京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退下,让朕来 别叫我恶魔 重生都市仙帝 寒门宰相 割鹿记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东晋北府一丘八 怪谈游戏设计师 元始法则 全职剑修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着迷 穿书自救指南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顶级猎食者 安徒生童话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看鸟吗哥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兄妹 惊落晚秋 嘘,国王在冬眠 尸香美人 女将军和长公主 我的锦衣卫大人 主角姜栀商池 官场生存手册:权力征途 陈启林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