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战战战战战!(第 3/4 页)
咦?
在外围充当“雷达”的科林,又监控到了来自地面轰隆轰隆的动静,那是成建制骑兵队伍缓跑的动静。
至此科林吓的跳起来,急忙跳上马跑回半里来报信。
于是大雱拿出哨子一吹,稀里哗啦,睡了一地的大头兵快速响应,开始做出相应准备。
现在,王雱又汇合穆桂英做出分析:有没有机会打这个后方落单的西夏兵团?
这个兵团是当时湟水第一次遭遇战,最先赶往战场支援青方部的,可惜他们慢了一步,赶到时王雱部已经脱离战场开始机动,于是一路西来,他们不急不缓的吊在后方,意图很明显,他们不急于决战,想把王雱慢慢赶入包围圈中。
有一点可以肯定:拉锯两日以来,后方这个兵团也已经是疲兵,困乏程度超越抚宁军。因为他们没有利用碎片时间休息的“行军技术”。
如果现在决定打,也就等于暴露了抚宁军,那么处于这个夹角地区,战术成功率取决于:其他西夏兵团的响应支援速度有多快?
就在王雱决定不打,想继续机动、进一步把他们朝疲兵深渊拖的时候,来自西面另一个经验丰富的侦察兵跑回来汇报:“相公,卑职监控到来自西面的骑兵缓速行军动静,感觉数量非常庞大,但紧随其后马蹄动静时强时弱,不像行军了,像是有些混乱?”
穆桂英微微色变,看向了科林。
科林想了想道:“属下觉得,这更像是他们忽然遇到了情况,进入了局部交战的样子?”
到此王雱眯起眼睛,机会真的来临了,这应该是湟水第一次遭遇战的成果,激发出了游击队的活跃情绪。
“打还是不打?”鉴于时间紧迫,穆桂英开始催促。
王雱很笨重的样子,在军士帮助下穿着全身甲上了战马道:“本官决定打这一战。的确有误判的可能性,但问题也不大,两日以来东面的西夏兵团已被我志愿军拖入了无比困乏状态,士气极端不足。若真的是误判了,临时纠错脱离战场的难度和代价也不至于太大。”
顿了顿又道:“还有个有利条件:虽然距离卓洛兰主力部队不远,但若东西两面同时有战斗打响之际,就是一个烟雾,卓洛兰很难在第一时间判断哪边是真身,这就是我方于四面重围下的主动权,要善于利用。”
马金偲忽然道:“若我是卓洛兰,两面战斗打响时我不会判断,会分兵两边救援。”
王雱道:“不存在,这是空城计的另外一种形态应用。若张飞指挥他就敢全线出击,但河潢战场上之卓洛兰等同司马懿,没有绝对把握,在游击队已被全面激活的现在,她不敢把她大军粮草聚集所在置于危险境地。这就是咱们打赢了湟水第一次遭遇战的战略意义。”
“传令,向东面快速出击,时限至多一个时辰,不要恋战,不要抱有盲目的战术目的,能拿到多少算多少。”
既然有了打的命令,穆桂英不迟疑,快速带领抚宁县向东返回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