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煤场的一天(第 3/4 页)
这就犯难了不是。就算能查到根底,京城户口也很难。因为大宋有一亿人,全特么的都想着进京如何容纳得了?
所以就不能上开封县户口,只能默认,等着人数到达后设立新的县,拥有新的户口编制。
不过对于包老大而言也是犯难,王雱那犊子的煤场用地是皇家的,设县很显然就归属政府,那不是等于从皇帝手里抢地么?
大宋的皇帝总体还是很萌的,从建朝开始到现在,皇家的资产就没有扩充过,一直在减少。此点包拯是承认,不好意思去提及“没收皇家土地”的事,虽然肯定有人支持不过也太蛋疼了。
所以呢,大雱倒是只管赚钱发展,却因此而带来的民政问题,让朝廷和开封府以及皇家之间已经进入了尴尬。也没人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
但谁也都知道,不可能把王雱的煤场拆迁了,不可能把那些干劲充足、技术过硬的工人和老弱病残赶走。大宋没人敢这么做。
大雱和他们那些老奸巨猾的相公们的区别,是行动派和理论派的区别。
大雱一般不管太多,拿到机会就是干干干。不追求完美,只要能用、能运行,那么不论是人事还是技术还是民生,先拉扯着干起来就行,一定会有问题的,可以在实干中慢慢去摸索解决,只要不扑街,当然也就走出一条路来了。
最坏不过扑街而已,大宋基本已经扑街的情况下,大雱不觉得会把局面变得更坏。
这就是王雱逻辑。
成立合资的“媒交行”前,小舅爷当然要来调研,亲眼看看煤场的潜力。
于是天不亮的现在,王雱和曹集两大纨绔一起走在煤场内部观看。
曹集被这种草根又积极的场面惊呆了。
这个地方仅仅起步四个月,连街道都已经有点规模了。店铺林立,那些看起来就觉得倒胃口的饮食摊位上,有许多赶早的小孩子都坐在摊子上,每人抬着一大碗糊状的东西喝的稀里哗啦,添嘴不止。
那种东西曹集一看就觉得恶心,问了一下是只两文钱一碗?
王雱凑近曹集低声道:“那是我提供的‘饲料’。因为比米便宜,所以小贩们卖这种东西利润比米粥高一些。这些是卖的,至于工人食堂乃是免费吃三餐,主食也是这种东西。”
奸商啊!
曹集也是醉了,真没想到大雱丧心病狂到了这一步,竟用饲料喂养工人?
不过作为资本家,交给这么周扒皮的人来经营作坊,居然没引发工人反弹,对此曹集嘴巴都笑歪了。
王雱当然知道他想的什么,却不说破。
包括大雱自己和二丫也经常吃这种东西,偶尔还弄一碗忽悠老奶奶也吃,那是当做保健药的,又便宜营养又好的东西,把工人吃的肥头大耳的体力好,一口气三班倒不费力,有什么不好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