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张方平的回馈(第 2/3 页)
不过这就是政治,总是有些骨骼惊奇的人精愿意这样去配合妥协,别人一配合,上面不反对。这就是裙带的建立,甚至是党群的建立。
这也是政治家们所谓的“有些东西可以做,但是不可以说”。
要去问包拯的话,老包肯定怒批叶先生一顿说“放心大胆的用王雱模式,无需理会他张方平”,老包若这么说当然没毛病,但作为家大业大的奸商真是听着老包的话,那就属于智商欠费了。
于是包拯在永远只是一把刀,没有党群,不会拜相。这是“水太清不养鱼”的政治解说。
分析到这里,虽然还是不知道叶先生是什么牛鬼蛇神,但既然张方平参与进来背书了。那么这次合作就是无风险的“捡钱”,是老张还人情,只管放心大胆的吃吃吃就对了。
做生意而已,忽悠人傻钱多的东京权贵有啥不好意思的。王雱不忽悠他们,他们也会自己忽悠自己。一千只贯一只的蟋蟀,一万贯的“宝马”,这些市场总是存在的,那些权贵的财富总需要有人去赚走。
见王雱脸色阴晴不定的,鉴于这个不良少年手段奔放,东京头领又担心了起来,害怕大水冲了龙王庙,赶紧又掏出了一封信来道:“这是我家老爷给衙内的书信。”
王雱楞了楞,“叶先生要说的我知道了,还需书信?难道他害怕你谎报军情?”
“卑职的老爷不是叶先生,卑职姓杨,乃是杨家将。”这个鼻青脸肿的家伙道。
王雱一阵尴尬,拿过了信一看,他家老爷真不是叶先生,而是杨文广那家伙。
信的内容,大抵也就是为这次的合作背书,让王雱知道这是一次赚钱机会,没什么猫腻。
信中杨文广也说了,他杨家是樊楼股东。
这不奇怪,大宋对待武人的政策就是阉割和打压,但是对待将门总体还是厚道的,大抵策略就是全部召去东京成为一些富贵爵爷,钱财管够。这些家伙吃饱了没事做,敏感事又不能做,除了醉生梦死之外,就是喜欢瞎投资。
军队经商走私捞钱,就是在大宋政治特点下,这些将门子弟搞出来的事。一直都得到默许。
在政治上说起来,此番平乱侬智高的这一系军伍,他们还真受到了王家恩惠,不管他们理解不理解,至少张方平是这样的解说的。于是叶先生才不派自己的人,而是找相对有口碑的杨家人出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