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大师附体?(第 3/4 页)
几个老头一合计,这事情倒是对他们有利,便说道:“刘厂长,我看可以一试。”
“只是这个制墨需要阴干,时间太长,如果真的要谈,恐怕得等到明年了。”
钟岳叹气道:“古法制墨,一些纯手工无法代替的只能靠人工来,至于阴干,我们一点漆早就有现代技术了。”
“烘箱不行的,这个十多年前咱们就尝试了。”
钟岳摇头说道:“不是烘箱,是另外的恒温蒸墨技术,能把六个月的阴干期缩短到十天,不然你们手上这些金樽墨锭,还得等到明年四月份才拿得到手呢。”
刘永鑫目露惊讶,“钟岳,你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技术转让,哦,不,是提供给我们使用?”
墨锭的阴干,一直是老墨厂无法攻克的技术。之前行情好的时候,刘永鑫便准备找人攻克这项技术,烘箱、化学方法、物理干燥剂等等都用了,都不好使,后来连年走下坡路后,也就没有提这件事情了。确实,从客户下订单,如果是指定的货源数目不足,重新赶制,又要耗费半年,这样的生产效率确实无法满足现在这个时代的需求。
“使用是可以,不过得等到合作达成,而且是一点漆在徽州这里建好分厂,这里代加工好的墨锭送到我们那里就好,阴干的环节交由我们来处理。这个希望刘厂长能够谅解,这套技术,从开发到引进可是耗费了七百多万,如果无常提供给贵厂,您觉得合适,我都有点肝疼。”
这些技术,并不是掌握在钟岳手上,而是欧阳家的产业,如今一点漆的运作模式里,很大一部分生产器械都是现成组建起来的,这些欧阳开山都没有要钟岳一分钱,但是不代表钟岳可以借花献佛。找胡开文老墨厂代加工,其实已经是钟岳在挽救这个即将落寞的老厂子了,如果刘永鑫还想着得陇望蜀,那么显然就是有些不要脸了。
听完钟岳这委婉的拒绝,刘永鑫也明白,想从这年轻人口中捡什么天大的便宜,就是搬出张来福来恐怕也不好用了,现在唯一的途径,那就是合作。合作,就是给老墨厂生机!
“我冒昧的问一下,一年会有多少订单呢?”
钟岳笑道:“这个我无法回答您,但是这个数,估计跑不了。”钟岳伸出了一个巴掌。
“五千单?”刘永鑫尝试着问道。如果是五千单的话,那厂里的利润估计也有个小二十万增添。
钟岳摇了摇头,“我喜欢用斤来说话,是五千斤。”
“五千斤!”
一时间,圆桌上的人都变得不淡定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