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不器、不争(第 2/4 页)
“钟岳,你知道为什么为师要给你取字为不器吗?”
“君子不器。先生想让我成为一个谦谦君子。”
文征明摇头,说道:“君子不器,是为不争;君子不争,视为无器。通达事物圆融善美境界的这种人,以这种状态的面貌出现,就是让事物的状态到了清清楚楚、各种关系和联系都明确无疑的地步。既然如此,为何要拘泥于形式教条呢?为师说过,教你三分,但没有说这三分,你一定要学。既然你追求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吴门小楷的笔法,与其兼容并济,不如学会取舍。”
“取舍?”
文征明点头,“书家博采众长。为何有的人可以成为一代大家,有的人却籍籍无名?关键就是在这个取舍上,见解不同罢了。记住,会和用,是两个概念。”
“谢谢先生指点。”
“不客气,你要走的路还很远,记住,戒骄戒躁。”
“学生谨记。”
有些东西,学成不易,要摒弃,同样不易。就像文氏小楷的风格,钟岳要做到取舍,让自己的小楷足够精纯,也是有不小难度的。
他在木桥上静坐观鹅。
自从得到【王珣行楷笔法】以来,钟岳没有去专门地接触行楷。他来到王氏族聚之地,仅仅是来此地修心。
水面波澜不惊,鹅群在远处散开着,一幅恬静的画面。钟岳长舒一口气,头脑放空,什么都不去想。
文征明指出了他小楷的不足,如何改,就得看钟岳自己了。
这里确实是一处秘境。每次钟岳来这里,不管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都能够抚平内心的躁动,往往钟岳一坐就是两个小时飞逝,迫不得已,才被传送出笔法系统。
他静坐许久之后,又来到王氏宗祠之前,和王珣闲聊了几句,便准备登录商城买点东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钟岳手中的两支笔,【秘传鼠须兼毫】可以用来写小楷,而且尤其适合速写,如果要达到唐人一波五折的笔法秘境,或许这是他的一大助力。
好马配好鞍。
以前抽奖的时候,钟岳总觉得抽到纸是最坑爹的,然而如今书法写得多了,才发觉,其实好的纸跟质量差的纸,手感实在是差太多了。
他想在商城里看看,有没有什么物美价廉的宣纸。
其实说到底,制造宣纸的原材料只有两种——青檀树皮和稻草。但是制造工艺上的差别,则是让一张纸的质量产生天壤之别。笔与纸、墨与纸之间,都会产生很奇妙的感觉,这只能体会,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不过之前用过一次系统产出的宣纸,有一说一,确实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