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热闹的小荷山(第 2/4 页)
“柳先生?”
穿着素色中式开衫的柳梢娥身上透露着知性的古典女才人味道,“这么早,叨扰到你了。”
这样一位文化大家到访,有些让钟岳受宠若惊了,“哪里,两位屋里坐吧。”
“年纪大了,老人家起得早,二十分钟前过来按门铃,没响应,我和小敏就在附近的山上转悠了一圈,你要是再不起来,我们可就要无功而返了。”
钟岳微微一笑,端来两杯茶水,“睡得太沉,一般家里也没什么客人,所以以为是放暑假的孩子瞎胡闹,按着玩的。”
柳梢娥转头望了望,“你这布置得倒是挺舒适的,难怪了,能够写得如此不沾烟尘的清秀小楷来。”
“您过奖了,这位是……”
中年妇女伸手和钟岳握了握,“我叫康敏,是华东美院的校长。”
“康校长你好。”
柳梢娥说道:“前些日子,我和小敏还在说你的事情,没想到,昨晚,你又炸出了个平地惊雷,轰动了整个徽州书坛。”
“惭愧了。”
柳梢娥说道:“之前只知你漆书笔法奇绝,没想到还藏着这么一手小楷,似文征明小楷,然风骨笔法,又在文之上,看来你的漆书如此超然,是有源头的。”
很多人学书法,都想独树一帜,有从魏碑入手,有从行草入手的,但最后都败下阵来,规规矩矩地从唐楷、汉隶一步步学起,为什么?没学会走就想跑,只会摔得更惨。一开始钟岳露出这手漆书的时候,柳梢娥就觉得钟岳的功底很扎实,如今在这篇灵飞经上找到了源头,只是这位文化大家可能做梦也想不到,钟岳是先学的金农漆书,后学的小楷。
“只是钟岳,我这次特地过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您说。”对于这样一个无关功利的学者,钟岳觉得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在柳梢娥身上得到了十足的体现,这样的大家,才值得尊重。
柳梢娥有些担忧地说道:“伤仲永可读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