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玻璃球(第 2/3 页)
“用不着那么敝帚自珍吧,难道你不希望将你赚钱的手段找到个传人?”
“那也要将之交给我徒弟啊,你算啥?如果你能诚心诚意的拜我为师,也许我还能考虑考虑,当然,是不是能够成为我的徒弟,还要经过检验才行。否则,算了吧,你当你的神仙,我仍旧当我的富家翁,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还有,你丫的没事儿也甭总是往我的梦里跑,很讨厌的你知不知道!”
狂的没边了有没有?
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别人求爷爷告奶奶的拜柴洛为师,现在范蠡却要收自己当徒弟,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当人家徒弟的资格,貌似还是个未知数。
老子可是神仙!
好吧,柴洛不打算再强调一遍了,这都快变成祥林嫂了。
“说说看,你收徒弟都有什么要求?我好知道和你要求还有多远的距离?”
“距离应该还不小,需要继续努力……”
柴洛只是一句调侃,没想到范蠡回答的居然十分认真。
“首先,作为一个商人,首先要讲究诚信,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诚信都没了,其他的不说也罢!”
很有道理,就是放在后世,每个成功的商人,几乎都具备诚信的优点。对此,柴洛没有任何异议。
“其次,必须有一颗仁慈的心。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成就终究有限,当然拥有一颗邪恶的心思的人,就更不要说了。连机会都没有。”
这个也没错,一个为富不仁的人,即使能够在短时间拥有财富,也绝对不会长久。君不见,许多富翁还都顶着慈善家的光环么?
有的人可能对这个观点持否定的态度,会说:只有当人有钱了,才会变成慈善家。当一个人穷的连饭都吃不上,自己都养活不活的时候,就算想要当慈善家也无能为力啊!
其实没想想,是什么导致的贫穷?
是不是有懒惰,或者狭隘的心思和行为做嵩呢?
秦国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天地君亲师的理念日益加深。
柴洛对师徒这个称谓十分看重,但是和真正生活在古代的人比起来,仍旧差了很多。就比如说范蠡,在他的心目中,授业是职责没错,但也必须要教授给自己的弟子才行,这叫师承!他很反对不明不白的关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