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朱由校开始防着韦宝了】(第 3/4 页)
王之臣与袁崇焕经营关宁锦防线。在满桂的留任问题上,与袁崇焕发生争执。
袁上奏请求遣其镇守其他城镇,于是满桂被召还北京。
而王之臣极力反对,并请求朝廷命其镇守山海关。
朝廷为了缓和各方矛盾,命令王之臣专守关内,而关外士兵将领皆由袁崇焕派遣。
之后袁崇焕自悔,请求朝廷依照王之臣建言。
天启七年,袁崇焕回乡,王之臣代为督师兼辽东巡抚。
崇祯元年五月锦杏之战后,明军放弃锦州、杏山、塔山、右屯。
王之臣随即被罢免蓟辽督师职位,由袁崇焕担任蓟辽总督。
可以说,在高第滚蛋之后,就是王之臣与袁崇焕在争夺蓟辽督师的位置。
大明有不成文的规定,谁是蓟辽督师,谁就是兵部尚书。
蓟辽督师不是一般总督可以比的,和清末的直隶总督差不多,为天下总督之首。
所以韦宝会坚决否定皇帝想让他出任蓟辽督师位置的提议。
其实韦宝也知道,皇帝就是随口说说而已,也不可能真的让自己出任蓟辽督师。
如果把朱由校想的暗黑一些,韦宝估计朱由校这是在试探自己,自己一旦兴高采烈,当即答应出任蓟辽督师,皇帝也绝对不会将蓟辽督师的位置给自己,甚至会非常防备自己,甚至对自己产生敌对情绪,那就很麻烦了。
现在韦宝的实力还很弱小,处于疯狂积蓄力量的阶段,韦宝不想再动用天地会的力量,只想往里搂银子,再不想往外掏银子了,韦宝甚至比重视虚名更加重视实际了,甚至想越低调越好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都散了吧!过了正月,便让王之臣上辽东去,和高第二人一道把这件事办了。”
“陛下英明。”众人一起行礼道。
众人散场,朱由校照例将韦宝留下,要与韦宝谈一谈蓟辽防务问题。
韦宝说话浅显易懂,直至要害,这让朱由校非常喜欢听韦宝说话,比任何一个帝师上课都有趣。
而且韦宝年纪比朱由校小五岁,也不可能当朱由校的老师。
这些因素都让朱由校觉得与韦宝在一起很轻松。
蓟辽问题其实很简单,确切的说,明末,具体的说是广宁之战后,守的并不是辽东,而是辽西走廊。
辽东是骚扰牵制后金的敌后战场,而非明朝抵挡满清入侵的防线天启元年辽沈之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