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韦宝见聪古伦】(第 3/4 页)
这使得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想,为子孙后代创制一套迥异前人的自家特色制度,为此杀再多的人、作再多的恶也不在话下。
明朝制度为中国政治制度史之一大转捩点,这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制度上很是搞了一番革新升级。
所以说朱元璋在政治上,的确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帝王。
在韦宝看来,能够排入前三。
明制的独特之处有废除丞相制度,大幅调整官制,君主集权和中央集权均空前加剧。
创设严格的社会管制,建立仿古卫所制,对江南课以重税,限制海上贸易,使明初社会呈现一派“古朴”面貌。
于思想文化领域增强控制,以刑杀法律立国,右武轻文,使肃杀、恐怖气氛弥漫明初。
无可否认的,这三大独特之处颇能囊括明初洪武创制的精要,其余枝末之处也无妨是说由它们派生而来。
明初发生了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革。
朱元璋政权所继承的蒙古“草原民族”政权性格,并指出明制中的许多鲜明特质,如臣僚奴化、皇权独尊、皇族分封和隐微之处,宫妃殉葬、谥法粗疏,均由金元而来。
明制部分来源于秦汉唐宋以降的汉族政治传统。
不应当明初专制强化完全归咎于蒙元,明初君权的扩张仍是继承沿袭了唐宋以降君权上升的汉族政治传统。
明朝人出于政治宣传,始终不遗余力地强调自身与汉唐宋的继承关系,否认与蒙元的关联。
朱元璋自称“远稽汉唐,略有损益,亦参之以宋朝之典”。
这也一直成为明朝官方的宣传口径。
从种族和军事扩张角度出发,论证明初朱元璋向汉族政治传统的收缩和“回归”,或者“江南本位”。
朱元璋自我作古,独创了一套政治制度。
朱元璋个人在制度创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洪武制度的影响只能以抽象曲折的方式进行,投射到朱元璋的意识里,然后在经过他的有意加工而作用于制度建设的。
显然,“名不副实”、“名同实异”的情形会更多出现。
但古经、古制对朱元璋的幽微影响,则是无可否认的。
朱元璋与大臣讲论经史、热衷古经的史实。
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古代经典是逐渐熟稔的,古代理想的政治秩序也确实是他所想望的。
朱元璋在洪武后期,确实参照儒家经典来施政,这与洪武中前期相比,确实形成了对比。
朱元璋至少是在治国理念上有参酌三代古经的愿望。
进一步而言,洪武时期在制度实践上,也未始不有古典经书的投射存焉。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
朱元璋后来声言:卒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朱元璋所谓“自古”固属饰辞,但他确对古制有过研究,不能完全排除他回复古制的愿望和设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